记录爆破
读者各有高招
记 者 汤佳骏
昨天早上7点17分,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在几声闷响后,向南轰然倒下。为了记录这幢“西湖第一高楼”的爆破过程,快报读者也是费尽心思,各显神通,用各自的视角或手法,记录了这一时刻。
“阿凡提”是昨天早晨6点10分到达宝石山顶的。他曾多次在这里拍过西湖风景,感觉告诉他,这个视角拍摄“西湖第一高楼”也应该挺不错。前天曾想来先试试角度,但是下雨视线很差,就放弃了。
“知道气温低,我特地挑了件最厚的羽绒服穿上。从宝石流霞的台阶上去,找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看到两位拿相机的已经在那里了。一位60来岁的老先生,另一位离我比较远,看不清他的样子。”
6点半之前,陆续又来了三个摄影爱好者,都是小伙子。然而高楼并没有在预定时间爆破,这时上山锻炼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知哪个惊叫了一声:“哟,那幢楼还在啊!”大家一听,纷纷爬上石头,站在拿相机的背后,静静地等。
“阿凡提”给快报发来了照片,还附有一张拍摄手记:
相机:尼康D70。光圈4,速度1/60秒。爆破的瞬间,设置快门连拍。整个爆破过程,有十几张照片,挑出其中5张,用PHOTOSHOP软件将5张照片重叠,制作成了一张爆破过程照片。
“qtjy”则更富有浪漫气息,他选择在情人桥——断桥上拍摄第一高楼告别杭州的一刻。不过爆破时间的推迟,多多少少给读者的抓拍制造了一些难度。读者郑侃、郑永奇天没亮就等在那里了:“早上很冷,等等还没有爆,我们的手脚都冻得有点僵了,精神也开始松懈了,突然,它就起爆了。好多人都来不及拍,幸亏我们反应快,不然都可能拍不下来哦。”
为什么推迟47分钟起爆?
警察说,人太多啦!
记者严峰
上午7时17分,随着一声闷响,西湖边第一高楼开始爆破。此时已超过原定爆破时间47分钟。
湖滨派出所此次出动100多民警,负责延安路一带的警戒工作。光警戒线就用了八九百米。
因为延安路的正面大楼,视线好,场地也比较宽阔,来看爆破的市民有上千人。为确保平安爆破,警方又临时多拉了一条警戒线,又一一劝导围观者再往远处撤离。原定6:30分开始爆破,因为围观的人太多,一直推迟了7:15分才开始。
兄弟,给我拍张照片吧!
摄影记者李建刚
昨天凌晨1点多,出租车司机韩建军送了一拨客人后,把车开到延安路浙大湖滨校区门口,下车,掏出手机对着即将爆破的高楼一阵猛拍,但是天太黑,手机拍出来黑乎乎的一片。
韩师傅一转身,瞄上了我的“大家伙”。韩师傅说,这是他当晚第二次过来拍照了。前一次因为车上有客人,心里急,没拍好。想想不甘心,再来,可惜手机拍不清楚。“兄弟,帮我跟大楼合个影吧!”韩师傅直接了当。
韩师傅49岁,住西湖区,2000年开出租车,几乎每天都要路过这里。“只要乘客说到浙医大,我脑子跳出来的地点就是这座大楼。”
韩师傅拍了张站着的,又要求拍一张他坐在出租车上驾驶室里的照片。刚咔嚓一下,他手机响了:“哪个?我在浙医大门口,对,就那幢楼下面!快报的记者正给我拍照呢!”韩师傅喉咙蛮响地讲电话。
爆飞的石块大家捡
摄影记者夏阳
预定7点30在米兰酒店有个新闻发布会,我也去听听,刚上电梯,一电视台记者拍拍警察的肩膀:“当时你们搞警戒,我当小题大做,石头飞了出来,才知道原来这么厉害!”
爆飞的石块飞到了离爆破地点七八十米开外,延安路一幢建筑物的玻璃和隔壁建筑的外墙都受了伤,马路上面也散了不少碎石。“飞出来的石头有手掌这么大。”围观的苏女士说:“我还看到不少人跑去捡碎石。”
一个大伯推着自行车经过,车筐里已经放了好几块石头,他说爆破后,看到很多人在捡石头,不少是原来学校的老师。
米兰酒店看风景要“开后门”
摄影记者韩丹
早上6点多,我去米兰假日酒店拍爆破,我侧着身子用力挤,才挤进米兰酒店的大门。
电梯在三楼停了,是一家足浴店,一个经理模样的人站在电梯口,只见他把楼梯后门打开,接了几个中年男女,领进了包厢。
米兰假日酒店客房设在4楼至7楼,沿街的房间已经客满,不沿街的房间也住了不少人。酒店销售总监张先生说,沿街的房间5日上午就订完了,一些来迟的只能订不沿街的房间了。有些客人是外地来旅游的,不知道爆破这回事,看到酒店在客房留的“安民告示”,也来了兴致。
眼睛不敢离开取景框
大楼爆炸时地震的慌
摄影记者戴树林
早上6点不到,我来到武林路的爱情理容广场,给我开门的师傅嘀咕,听说只来四家媒体,现在六七家都不止了!顶楼已经有十来个摄影摄像记者站成一排,还有人用胶带把DV机绑在栏杆上。
6:28分,人群中冒出个声音“倒数两分钟计时”,但十分钟二十分钟过去了,爆破地点还是一片平静,大家也嘀咕开了,但没人敢把眼睛离开取景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太阳出来了,端着相机的手也麻了,就听到轰隆一声响,楼慢慢倒了。我所在的平台,也一阵摇晃,就像地震一样,持续了五六秒。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