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参加、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省军区系统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项工作中,省军区系统既有自身特有的优势,又要面对人少事多的矛盾。如何做到参加、支援新农村建设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湖南省常德军分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做好“结合”这篇文章,用统筹协调的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民兵预备役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收到了生产力与战斗力双赢效果。
他们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两委”班子建强了 民兵营长能干了
“民兵营长王先荣被县里评为‘十佳致富带头人’啦!”2006年12月底,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进了澧县小渡口镇杨家村。
两年前,杨家村民兵营长由一名不懂军事的村会计兼任,民兵工作几乎停滞不前。去年下半年,县人武部确定该村为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后,恰逢村支“两委”班子调整,围绕民兵营长人选,人武部帮扶工作组耐心给村民们做工作,灌输既要富村也要强兵的道理。很快,退伍军人、葡萄种植大户王先荣被推到了民兵营长岗位上。
上任后,王先荣带领村里30多名民兵联手创办了葡萄生产基地,带动了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把民兵整组、教育等工作抓得有声有色。前不久,他还被军分区评为“优秀民兵干部”。
像王先荣这样,通过村支“两委”班子调整走上民兵干部岗位的有不少。去年以来,为提高民兵干部的综合素质,军分区积极协调地方组织部门制定下发了《选拔民兵骨干到基层任职的意见》,将一批优秀民兵干部选送到市委党校学习。2006年底,军分区对全区民兵营长进行考评,优秀率达到80%。
致富门路拓宽了 打工民兵返乡了
2005年3月,军分区政委孙振华到某村进行民兵整组点验。通知下发近1个小时,稀稀拉拉到了没一半。民兵都哪去了?原来,这个村里没有致富项目,青年民兵都到外地打工去了。
“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还巢。”在抓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中,军分区决定借各乡镇大力引进致富项目之势,引导外出打工民兵返乡创业。
汉寿县人武部结合对口帮建的东岳庙乡南岳村实际,与县农业部门联系,建立了反季节蔬菜种植项目。他们把在县城附近打工的民兵召集回来,筹措资金建起10多个大棚。3个月下来,每人获利上万元。在先富民兵的示范带动下,外出打工的青年民兵纷纷返乡。现在,全村商品菜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办起了6个蔬菜加工厂,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据统计,开展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以来,这个军分区所属各人武部帮助村民引进致富项目200多个,先后吸引5000多名打工民兵返乡创业。
村容村貌变美了 “青年民兵之家”变靓了
走进临澧县太平村“青年民兵之家”,只见一排排书架摆满图书,一套套健身器材功能齐全。军分区司令员彭安沙告诉笔者,“青年民兵之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喜人面貌,得益于村容村貌建设与民兵阵地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
2005年初,军分区对农村“青年民兵之家”进行调查发现,60%存在设施老化、功能退化、作用弱化的问题。“要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把民兵基层阵地建设搞上去!”军分区党委形成这样的共识。
2006年以来,该军分区成建制组织民兵参加“三清三改”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农村清理垃圾3.7万多吨,疏通水渠1.7万公里,硬化乡村道路507公里……村容村貌越变越美,村民们纷纷找乡镇干部反映:要让“青年民兵之家”也靓起来。
各人武部及时抓住机遇,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将“青年民兵之家”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经过半年多的建设,一批集文化、娱乐和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青年民兵之家”相继建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发挥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