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6日的台湾地震出人意料地演变成一场亚太地区的通信灾难。地震损伤了铺设于台湾周边的全部6条深海电缆,亚太多国的互联网、通信服务受到严重影响。直到现在,受损的海底光缆还没有完全修复。亚洲多国仍在承受着断网的冲击。
完全修复要到本月中旬
自海底光缆被损坏之后,其修复工作一直备受关注。但由于受到故障位置探测困难和恶劣天气等因素影响,维修工作进展缓慢。1月2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两大运营商终于宣称,预计到本月中旬前后,受地震影响的国际通信业务就会完全恢复正常。中国电信表示,到目前为止,国际及港澳台语音业务和专线业务已全部恢复正常;互联网的使用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其访问质量的根本改善还取决于海缆修复的情况。台湾“中华电信”方面称,两艘修理船于2日和3日到达。其中一艘是在日本注册的,从日本开往台湾,另外一艘由菲律宾开出的船是英国船,两艘船之前都在其他地方进行海底光缆的修复工作,英国船还因为出现故障而晚到了。另外还有两只船会陆续赶到。
据技术人员透露,这次发生在台湾南部海域的地震可能是由海底断层破裂所造成,海底光缆极有可能已经被深埋在海底了,需要不断进行打捞尝试。目前海底光缆故障点一般位于水深约3000米至4000米海域,在这种水深条件下,光缆的打捞机具一次收放就需要12个小时以上。另外,由于水深的原因,浅水修理中能够使用的水下机器人也无能为力。更为糟糕的是,这次故障点还位于光缆密集区域,光缆不可避免互相交错。在打捞故障光缆时,还要保证不破坏其他光缆。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光缆修复的难度。
对亚洲的一次大考验
断网事件让不少国家猝不及防。断网一周以来,亚洲数以百万计的网民经历了网速缓慢的无奈。东南亚最大的电信运营商新加坡电信说,新加坡网民现在已经可以正常地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进行网上交易,但是在网上游戏、下载图像这一类需要较高宽带的服务方面,网民仍会感到速度很慢。马来西亚和泰国目前网络的流量只恢复了50%。韩国信息通信部表示,发生地震后,9871条普通电话线路,92条专用线路、33条网络线路被破坏。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由于台湾地震,日本以及亚洲诸国之间的国际通信发生故障,导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传送,海外通信公司经由的手机通话不能接通等问题。
印度一贯倚重软件外包业,许多软件公司都是利用互联网与美国公司进行业务沟通与联系。这次的海底光缆受损消息引起了许多印度人的担心。让印度人庆幸的是,这次连接美国和印度的海底光缆并没有受到损失,印度“拉提夫新闻”网站在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刊登消息称,印度的“外包业务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与中日韩等东亚地区的联系基本中断”。不过,印度与中国等东亚国家的互联网通信不畅也带来很多不便。中国驻印使馆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互联网的中断已经影响到了使馆和国内的日常通信联系,而印度方面那些与中国有业务联系的企业更是叫苦不迭。一位经常到中国跑生意的印度商人表示,由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使用电子邮件和中国客户进行沟通,“现在一切乱了套,生意上的损失难以计算”。
北美地区受到冲击
由于时差原因,地震发生时北美地区仍处于圣诞假日,因此断网在一开始并未引起巨大波澜,但次日一上班问题立即显现:当地和亚太间的几乎一切联系都中断了。由于北美和亚太间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许多企业都在对方国土上设立分支机构,并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保持即时联系,但这一切都维系在那几条纤细的光缆上,光缆一断,这些原本能量十足的派出机构便成了断线风筝。
断网对物流、金融业的冲击最为明显。断网使北美的货运代理公司无法准确掌握在途中的货物信息,货主更无法对交货期作出必要的判断和应对;道琼斯通讯社甚至表示,去年12月27日(当地时间)全天,他们甚至无法用邮件向亚太客户传送资讯。断网给学校招生也造成困难。由于北美很多院校实行在线招生和接收报名资料,断网让原本简单的工作变得既复杂又艰难。这两天,亚太各国网络缓慢恢复,北美地区访问亚太网站速度变得更慢。由于大量绕道其他大洲的光缆被用来应急,导致访问亚太以外各国网站的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断网对小企业的影响更甚。因为小企业财力有限,应对能力差,更依赖公共网络,所受的伤害也更大。另外,断网对北美地区的华裔影响也很大,增加了他们与国内亲友沟通的困难和成本。(第1页,共2页)页码: 1 2
这次断网也无形中成为许多跨国企业的试金石,在断网最严重的几天内,MSN在东亚几近瘫痪,而谷歌的电子邮件业务却大体正常,这和后者在中国本土安装服务器有关。由于断网,许多北美杀毒软件公司无法及时更新亚太用户的病毒库,这将给它们日后的亚太业务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对微软此番的拙劣表现,近日的北美媒体和互联网也议论纷纷,有人尖锐指出,既然MSN的应对如此之差,那么更重要的电脑操作平台安全性自然更可质疑,一旦危机重演,漏洞百出的微软XP和VISTA系统在东亚必将面临无法更新补丁的不设防状态。
各国媒体都在反思
对于此次断网造成的巨大冲击,北美各媒体都作出了深刻的反思。加拿大电视台认为,网络使世界变得更小,信息交流变得更快捷,但对网络的依赖也导致一旦发生变故,人们所受到的伤害也将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地震是偶发的,但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格局却是必然的,这需要人们认真进行总结与反思;美联社则回顾了东亚和北美间光缆建设的历史,指出由于上世纪末网络泡沫的破裂和人们对近几年网络需求膨胀缺乏预见,导致21世纪以来光缆建设进展缓慢,企业缺乏投资热情,现有光缆脆弱、多隐患,即使不出问题,也将很快达到饱和并产生“正常塞车”的状态。“网络成为全球数亿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总部设在华盛顿的调研机构“日常分析”首席分析师蒂姆?狄龙说,从人际交流到电子商务,网络以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网络这种高科技的通信手段却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靠,以海底光缆为例,地震、火山、拖网渔船甚至鲨鱼等都可能对它造成破坏。
去年12月27日的《国际先驱论坛报》则撰文提出对“互联网美国中心结构”的忧虑,文章指出,虽然亚太各国对网络投入巨大,但并未改变对美国服务器的依赖,不仅如此,网上大多数原始资讯来自美国,大多数域名解析也需绕经美国的“根服务器”,其连接则完全依赖几根脆弱的、穿越危险地震带的光缆,一旦发生问题,则数据不得不绕道传输,导致网络变慢甚至无法访问,并殃及全球范围内其他地区的用户。不过该文也指出,和2001年不同的是,由于各方面高度重视,这次灾害虽重,恢复却不会等待太久。
还有媒体认为,亚洲地区在通信需求量大幅增加,却没有增设海底光缆,这是导致此次通信大乱的主要原因。因此,亚洲国家需要扩充光缆数量。此次事故发生后,韩国大企业间开始热烈讨论洲际灾害恢复系统。洲际灾害恢复系统是指主电子计算中心和备份中心不要都设置在一个城市或国家,而是把灾害恢复系统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国家。虽然此次事故是由地震引起海底光缆损伤的,但是这让大企业认识到不同种类的灾害都可能引起较大损害。韩国《中央日报》甚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海底光缆能否经得起核攻击?”文章认为,地震打破了网络神话。台湾地震显示出连接全球各地的通信网络是多么脆弱。
印度“拉提夫新闻”网站的一篇文章表示,光缆通信特别是与美国的通信联系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但国家经济显然不能仅仅维系在这一条脆弱的光缆上。该文引述印度“互联网服务商协会”秘书帕尔哈的评论称,“印度应该预先做好各种准备来确保光缆的安全可靠,同时也要拥有能够在光缆意外中断后迅速修复或启用备用线路的能力。”与此同时,《印度时报》去年12月28日刊登的一篇消息称,印度国有电信公司已经在考虑铺设额外的光缆线路,以便未雨绸缪,降低通信联系可能被中断的风险。据当地媒体报道,目前“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和最大金融城市孟买均有相应的预备线路与欧美地区保持着联系,但这一次太平洋海底光缆多条线路同时被震断的情况也给印度光缆营运公司敲响了警钟。印度最主要的越洋海底光缆营运商“旗帜电信”的母公司瑞莱恩斯通信表示,增加更多的预备线路、分散印度与外界的联系通道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日本一家公司的技术人员中宽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更值得担心的是,虽然连接太平洋之间的预备光缆也有几条,但是都在马里亚纳海沟里漂浮着,随时都有断裂危险。海底光缆具有可承受50吨重量的能力,但还是没有能够经受住地震的冲击。据日本有关人士透露,海底光缆断裂或损伤原先多发生在浅海地区,主要是因为渔船的拖网所致。为此,日本为了避免光缆事故,在浅海部使用的光缆比深海使用的光缆还要结实。
“科技经常是脆弱的,克服这种脆弱性最终还是要靠科技。”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科技处的一位外交官告诉记者,过去没遇到地震破坏海底电缆导致的网络问题,现在出了这个问题,就要利用科技去解决。可以想象,这次的突发事故并不会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但会引起我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网络通信技术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朝前走。
(来源:《环球时报》2007年1月4日)(第2页,共2页) 页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