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瞭望》周刊报道:2006年末,中国电影业迎来“豹尾”:花掉3.6亿元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再次引发人们对中国大片的种种议论。2006年既不缺少大片,也不缺少成功的小成本制作,更不缺少国际大奖。
| |
大片对中国电影竭泽而渔?
一些国产大片不遗余力地宣传炒作与电影质量相去甚远,人物和故事仍然是稀缺的元素,被“忽悠”惯了的观众还能对国产大片充满激情吗?
拿《夜宴》来说,上映后争议不小,不少观众对冯氏幽默的丧失无比失望,让人很难厘清这究竟是冯小刚的问题还是大片本身出了问题。
其实每一个导演都有野心。华谊兄弟负责人王中军称,冯小刚一直憋着这股劲——跳出冯氏路数,驾驭更大题材。事实上,影评人对冯小刚的转变大多表示宽容,认为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了精致丰沛的电影元素。关键的败笔也许是重蹈某些人的覆辙:有违逻辑的剧情、牵强造作的人物最终让《夜宴》硬伤累累。
本来取自《雷雨》的《黄金甲》,偏要特立独行,角色不仅仅是《雷雨》的,还是《哈姆雷特》的,《麦克白》的,甚至《李尔王》的,拼拼凑凑只能让人物立足不稳,无论巩俐扮演的皇后还是刘烨扮演的太子,大多没有过多施展空间,只有周润发的角色稍好,沉着内敛,阴狠毒辣,但是,他还是像个木偶——被早早设计好摆在那里,难免“暴君”的俗套;尤其《雷雨》中最出彩的兄妹乱伦在《黄金甲》中让位于重阳杀戮,但皇后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之缺乏逻辑支撑,导致全片空洞。
捆住角色的东西是隐喻和形式。张艺谋对此始终有特殊癖好,暴政和专制扼杀一切,遮蔽一切,能让鲜血横流的王宫再次菊花灿烂,满目金黄;最终的金甲大战更有为战而战的嫌疑,使好端端的故事被突然剪断了叙述线索,再次走上营造视觉景观的“歧途”。
这恐怕是目前中国大片的先天不足。当一个豪华的国际班底信誓旦旦要打造一部国际巨制,国产电影编剧环节的严重滞后凸显出来,故事一定是各方利益妥协权衡的结果,当故事和人物一味输给视觉、气氛和概念,导演只能在形式之路上越走越远。
人物,故事,仍然是2006年国产大片稀缺的元素,《墨攻》《云水谣》解决得稍好,但与成功的好莱钨商业大片还有相当距离。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国产大片不遗余力地宣传炒作与电影质量相去甚远,在吆喝观众回归影院的同时,大片也是对中国电影的竭泽而渔,今后,被“忽悠”惯了的观众还能对国产大片充满激情吗?
中国大片与好莱坞大片渐渐趋同?
不可盲从于资本短视的功利本能,应当清醒地保持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或许《赤壁之战》令人期待
短时期内要求国产大片一步到位未免操之过急。特别在与好莱坞的博弈中,中国电影产业既要规避全球文化趋同性的危机,更需要保持和强化中国电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使大片“难上加难”。
“以前有谁拍过大片?张艺谋、陈凯歌都没有拍过,如果要挑毛病,自然不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大片是中国电影在世界语境中争取民族话语权的必经之路,因此张、陈二人才逐步走出艺术片领域,投拍向国际主流市场挺进的影片,在涉及中国电影产业命运抉择的关头产生了扭转国产片颓势的意义。
中国大片对武侠的青睐实际上由国际市场的胃口所决定。其成功不外三点:一是制作规模,包括大投资、高科技、强大的明星阵容;二是制作目标,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而进入全球性的主流市场;三是看它在全球性主流市场上的效益和业绩,三者不可或缺。《黄金甲》已经进入美国的圣诞档期放映。这也是中国首部进入美国圣诞档期主流市场的大片。说明张艺谋对三大元素的理解和运用日臻成熟。《无极》的失利在于陈凯歌试图利用魔幻结合武侠开拓市场,反而导致东方元素的张力不够饱满,让西方觉得东施效颦,又让国内观众斥为出力不讨好,病根是影片中东方武侠的“原点”魅力明显不足。
《无极》在国内遭到恶搞的同时,又遭遇了美国由米拉麦克斯重组后的韦斯汀公司和IDE新媒体基金的毁约,这一事件也在提醒我们,中国大片在寻求国际资本的和跨国合作的同时必须找到更放心和更可靠的发行渠道。“说白了,就是不可盲从于资本短视的功利本能,应当清醒地保持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性和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文化与资本的双赢。”黄式宪说。
黄式宪认为,中国大片近年来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是它与好莱坞大片渐渐呈现出的趋同性危机,“越来越像,只注重模仿”,尤其太注重视觉奇观的营造或提供快餐式的文化消费,往往忽略了对民族文化原点以及文化传统的深入发掘,这也是多部大片的故事和人物“立不住”的原因所在。“必须在电影专业水准、艺术创新能力以及审美精神的提升上,走出一条不同于好莱坞的新路子,这就需要我们群策群力、花大力气,把中国(华语)大片锻铸为更具东方神韵和风骨的、也更具多元风格和样式特色的响当当的民族电影品牌。”
吴宇森斥资5个多亿的巨制《赤壁之战》让业内高度关注,普遍认为该片有望总结前几部大片的失败经验,以全球视角营造出具有中国魅力的战争史诗,为中国电影探索一条更成熟的大片之路。
在全球化的语境里,中国电影为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而与世界展开的大片对话无疑需要巨大勇气,无论积极尝试还是奋勇冲杀,其机遇和风险都等量并存,现在,中国的大片无论票房的暂时成功还是遭到的强烈批评,都是中国电影为了前进必然付出的代价。
(陈鹏)
每日一评
满城尽“放”黄金甲,“王”的胜利?
困惑
艺术片的空间向谁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