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鞋类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杨志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们抽检洋品牌皮鞋的批次素来不多。抽检太少了,问题就迟迟没有暴露出来。对于此次受检的国际知名品牌,仅为23.91%的批次合格率,他也感到“震惊”(1月3日《浙江市场导报》)。
在消费者心中,“洋品牌”商品样式时尚、质量过硬,值得掏钱,猛然看到上述质检结果,着实让人震惊、心寒。
“洋品牌”令人震惊的低合格率说明了什么?说明日常监管不力。
“作为国家鞋类质量监督的权威机构,抽检‘洋品牌’皮鞋的批次素来不多”,而唯GDP马首是瞻的一些地方和部门,更是对“洋品牌”高看一眼,上赶着“服务”得周周到到,就这样,还生怕人家不满意,更不要说对其进行质量监管。于是为其开放“绿色通道”,有意无意中给其营造“超国民待遇”,致使其成了质量监管的盲区。
有人说,一条毛巾,国产货不过10元以内,进口货几十、几百元的都有,消费者愿意买哪个,还不是凭着自愿。市场提供多重选择,消费者愿意多花钱买进口货,是出于信任。
若不是从来鲜见权威部门对进口货的赤裸裸的披露,消费者满当当的信任从何而来?质量监督部门定期公布的商品检测报告,若是载明了某某进口货怎么超标了、怎么不合格了,消费者难道还会继续盲目信任下去?
消费者多年来对进口货的信任不仅来自华丽的广告宣传,更来自于其“质量问题零记录”,准确地说是“质量问题零披露”。要想让“消费者不在‘洋品牌’面前失去评判标准,对中外品牌一视同仁”,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信息披露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
关于我们 社长致辞 联系我们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邮编:100040
中国检察日报社 web@jcrb.com.cn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Copycenter 2001-2006,allcentersreserved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