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是谁扳倒了和珅

  过去的人靠读书长知识,现在呢,看电视剧养学问。譬如大贪官和珅,原本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毕竟是两百多年前的人物,电视剧里一戏说,识字不多的老太太小娃娃全记住了。不光知道和珅,还能借助他,记住其他有关系的人。

  我没看过电视剧,不知道如何戏说。前一阵去高邮,当地人十分兴奋地告诉我,和珅当年倒台,与高邮的乡贤王氏父子狠狠参了他一本有关。用如今时髦的词,就是关键时刻,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联手告了御状,提交了一个致命的弹劾案。文化人手上的笔,用好了就是一把刀,一刀封喉。结果“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史料记载,抄和珅家获得的赃物,是清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

  提到高邮文化名人,行政级别和学问排在前列的,应该是王氏父子。但是谈到俗名,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他们既不能和宋朝的诗人秦少游比,也不能与当代的小说家汪曾祺比。《辞海》文学分册上没有二王的名字,不入选的理由,大约是没什么众所周知的名篇。诗人和小说家生前未必太得意,死后往往会占便宜。高邮二王的深厚学问,掩盖了其文章的光芒,其实,仅仅凭奏折中那句“臣闻帝尧之世,亦有共驩,及至虞舜在位,咸就诛殛”,便足以传世。

  和珅是乾隆爷的宠臣,结怨天下,嘉庆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杀他顺理成章。乾隆死了,和珅末日也就到了。冒“满门抄斩”的危险,参劾权倾朝野的和珅,没有一点胜算,贸然去做,完全是书呆子的行径。高邮二王没有食古不化,他们参劾和珅的奏本,现在仍然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重读这个奏本,我们可以看到一代文人的正气,也可以看到王氏父子笔下流露的那种机智。

  奏本引经据典,体现了民情,更暗合了皇帝本人的心愿。能搔到圣上的痒处,这事就好办,就能办好。表面上看,高邮二王的参奏,是文人投身政治运动的好例子,代表着中国文化中为民请命的精神。文人参政,最容易被人津津乐道,最容易被文人自己标榜。然而高邮二王的历史地位,显然不是因为扳倒了和珅。谁都知道,即使没有二王,和珅的倒台也在劫难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高邮二王是乾嘉学派的旗帜,训诂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学术地位之高,学问之精深,几乎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有一种流行的观点似是而非,却掷地有声,认定乾嘉时期的知识分子,在清政府高压下,只敢埋头做学问,都是一群天生无用的软骨头。

  参政从来不是文人强项,做学问的人,能够埋头研究,安心工作,乐在其中就足够了。胡适曾说过,后人很难理解乾嘉学者从学问中获得的那种快乐。对于政治,王氏父子偶尔玩了一把,不足为训。巷谈坊议,别人如何津津乐道,与他们无关,都是说说而已。高邮二王的兴趣绝不会停留在这上面,否则也做不出那么大的学问。

  叶兆言: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花煞》《一九三七年的爱情》《我们的心如此顽固》等。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和珅 | 二王 | 学问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