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厝中心小学学生正在快乐上电脑课。(陈立新 邱宝晖 摄)
本报讯 (记者 邱宝晖翔安记者站杨洋)昨日上午,记者来到翔安区马巷镇新萃英小学建设工地,只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一幢幢框架结构的教学楼正拔地而起……
据介绍,这是翔安区教育资源整合的最后7个项目之一,此前该区已完成27所学校的建设。
3年投入资金3亿元
翔安建区伊始,由于适龄儿童减少、“袖珍型”班级增多,加之“小而散”的办学模式、薄弱的师资力量以及简陋的办学条件,不仅学生得不到良好教育,还给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为此,从2004年开始,市、区两级先后斥巨资用于扩建校舍、添置仪器设备等,新建扩建校舍64栋共12.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比3年前增长45.2%,并投入1亿元添置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设备,维修校舍及绿化美化等,各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惊人变化。
目前,该区共撤并37所完小,全区小学从105所精简为68所,基础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教育教学水平明显提升。副区长齐晓玲告诉记者,该区强化基础教育,调整布局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教育水平全面提高。3年来,累计投入教育设施建设资金高达3.11亿元,目前除几所学校仍在紧张地建设外,34所小学的撤并整合已基本结束。
每8名学生就有一台电脑
就读于内厝中心小学的杨小芹,过去在村小学读书。她说,原来的班级很小,最少时只有10几人,老师也少,所有的科目都由一个老师教,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杨小芹告诉记者,也没有上过音乐,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甚至电脑都没有见过。如今,不但会熟练使用电脑制图表和打字,还能说上几句流利的英语。
据内厝中心小学的负责人许成绩介绍,过去,学校只有一栋破旧的三层教学楼,由于年久失修,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也谈不上提高教学手段。现在学校新建了两幢总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教学楼,电脑、音乐教室等设施样样俱全,学生喜爱的音乐、体育、信息等课程也都配备了专职老师,极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
翔安区教育局负责人说,过去该区小学生数与计算机数的比例为49比1,而现在每8名学生就有一台电脑,如今,翔安的学生也能跟城里的孩子一样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不让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据介绍,该区实施教育资源整合后,将从原来的105所小学、3个教学点下降至40所小学,附带25个初小教学点,不仅彻底改变基础教育设施薄弱的状况,还能让广大的农民子女享受到优质的教育。齐晓玲告诉记者,教育资源整合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最终目的是让所有的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长空间,绝不能让农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今年9月起,市、区两级政府财政将再次投入资金扩建部分学校,将汇集更多优秀教师资源,提高师资配备,使农村娃也可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