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心灵深处
上海市复旦中学 厉骁骁
夜幕下的准则
一个美国渔塘。
一对父子正在钓鱼。
夜幕降临,一整天都没有收获的父子决定收竿回家。就在此时,那鱼竿几沉几浮,似有鱼上钩。两人急忙收竿,只见一条大鱼跃出水面。多么难得的大鱼啊!鳞片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父子俩高兴极了,兴冲冲地准备抱着那条大鱼回家。突然,那位父亲一瞥鱼塘边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晚上十点之前钓得的鱼不得带走。父亲低头看手表,而那时,时针正指着九点五十分。父亲毅然决定把鱼放走。儿子当然不愿意:只相差十分钟,又没有第三个人在现场。父亲说:“有时候我们是在遵守自己的原则。”
生活中有许多的条例规定,有的人被迫遵守,做给别人看;有的人无视忽略,完全不予理睬。我疑惑,到底有多少人是为自己心悦诚服地遵守,又有多少人把它们传承给下一代了呢?
危难时的准则
“9•11”事发当天。
那些被困在世贸大厦中的人们迅速逃生。令人惊讶的是,在整个逃难的过程中,竟没有一人喧哗叫嚷。完全自发的、井然有序的靠右排队下楼,每个人都自觉地为消防人员留出了一条上楼的通道。沿途有救援人员分发饮水与食物,但每个人都表示留给后面的逃难人员。这不得不让人心生赞佩。事后证明,正是危急时刻人们仍旧遵守的准则,为救援工作赢得了时间。
在如此混乱的状况下总免不了哭天抢地的哀嚎与你推我挤的争抢。然而令我惊异与钦佩的是,在那个危难时刻、在那个逃生的紧要关头,这些情况却根本没有发生。这种自觉似乎已浸入人们的骨子里,已经变成了一种神奇的文化。
心灵的准则
中国某市。
突发抢劫事件。
一歹徒劫走两万元现金后窜上同伙的摩托车逃跑。当事人边追边喊,许多路人便一起奋勇追赶。如此壮观的“追匪记”令歹徒十分惊慌,情急之中想到了“金蝉脱壳”之计。于是他抽出刚劫来的金钱中的一万元向空中抛洒。原以为街头的人们会因此而骚乱、会因哄拾巨款而放他生路,但是没有!令人震惊的是,那些追赶逃犯的人们自发分成了两组:一组继续追踪、报案;另一组则把散落的钱款捡起归拢,物归原主。歹徒终被抓住,当失主清点现金时,竟发现分文不少,完璧归赵。整个事件仿佛是上天对人们的检验,
而那天参与那个事件的每一个人全都经受住了考验!
中华民族,一个拥有千年璀璨文化的民族,自古便有“路不拾遗”,“拾金不昧”的美德。然而,曾几何时,人们似乎缺失了良知,淡忘了我们民族的一些道德准则。可令人欣喜的是,在不断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的这些民族精神又回来了。这种积淀在中华儿女骨髓里的优秀品质,终于苏醒了……
于是,我们听到:
一对即将步入婚礼殿堂的青年人,为救一名溺水儿童,双双命赴黄泉。于是有人为他们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上的婚礼……
于是,我们看到:
一位母亲在失去心爱的儿子以后,将爱传递给了许许多多贫困的孩子和孤寡的老人。
于是,我们在每周五的晚上,都要被上海电视台播出的《闪电心感动》所感动……
爱,流淌在善良的人们心头;爱,涌动在越来越多人的心间,于是,爱,便成为我们遵循的又一条准则。
准则,言行所依据的原则。
只有遵守社会的准则,我们的生活才有章可循。只有恪守自己的原则,我们的心灵才会美丽,
突然想到这样一句话:人好了,世界就好了。
评语:
文中出现三个情景,有外国的,也有中国的。背景为“夜幕下”、“危难时”、“抢劫中”,有点意味,而令人感动的不仅仅是“非逻辑”结局,更是它们共同蕴藉的那种“浸入骨髓”的心灵力量。这种无形、无价的“生活准则”,使人震撼。故事并未结束,又引出了更多民族美德和精神回归的新故事。作者充满了欣喜和期待,所以不忘在结尾留下了一句诗一般的句子:人好了,世界就好了。
指导老师:谢志钧,杨珍礼
(来源:JA中国)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