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瞭望》杂志 > 《瞭望》精彩报道

安倍对华政策“潜流”:暗中加紧战略抗衡布局



  安倍政权改变日本政治生态

  安倍政权的建立,标志着日本政治生活中的三个转变。

  一是“1955年体制”余波的彻底消亡。

  “1955年体制”作为日本政坛以自民党和社会党为主的两极对立结构模式,曾在冷战时期延续了38年之久。

尽管1993年自民党下台后这个体制就已宣告结束,但整个日本社会政治生活结构的转换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过去十余年中,旧的保守政治势力与改革旗号下新型政治结构鼓吹者之间的较量一直存在,致使日本政局一度动荡不定,而作为“旧体制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治代表人物”,小泉显得十分另类和怪异。实际上,小泉及其推行的政治路线,都不过是日本通往新世纪大国道路中的过渡,当权力真正转移到战后出生的政治家手中,也就彻底消除了“1955年体制”的政治余波。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安倍面临2007年春季地方选举和夏季参议院选举的压力,但仍可能是一个长期的稳定政权。

  二是权力模式与决策机制重心的转移。

  “1955年体制”下的日本决策过程由官僚主导,作为代议政治结构中枢的各级议会中的议员在很大程度上听命于高度专业化的官僚系统,即所谓“政高党低”。1993年以后的日本政治改革不断扭转着这种局面,朝着“党高政低”的方向变化。小泉执政时期更是努力扩大首相权限,力图形成以首相官邸为中心的放射型权力金字塔。安倍从小泉手中接过政治接力棒后,进一步强化了首相权力,不仅在任命阁僚上贯彻自己的政治意图,仿效美国成立了直接对首相负责的日本版国家安全委员会,还破例设置五名首相辅佐官担负专门领域的责任,从而彻底告别了“官僚主导政治”,使政治权力核心集中到首相一身。最终将是日本和平宪法的终结,以及日本国家发展道路的全面调整。安倍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专访时曾公开表示,他将在6年内推动通过新宪法。

  三是政治意义上的“战后时代”结束。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曾根政府就曾推动“战后政治总决算”,试图把历史的一页尽快翻过去。从那时起,“告别战后”就成了日本历代首相的政治梦想,但日本却始终背负着发动侵略战争的沉重包袱。究其原因,在于日本的右翼和民族保守主义政治家总是想用歪曲历史的方法去消弭自己不光彩的过去,但歪曲的结果是重新刺激和激活了历史,历史的一页非但没有翻过去,反而遗留到今天。

  安倍及其主要智囊冈崎久彦(战后日本战略研究的鼻祖之一,曾给靖国神社施加压力修改游就馆的说明词)意识到这样的局面对日本不利,随即变换了策略,在2006年10月9日中日联合发表的新闻公报中,同意正视历史,面向未来,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安倍在2007年1月1日发表的新年致词也强调,日本和中国正在信任的基础上迈向战略关系,并承诺修补日中两国的紧张关系。

  影响对华政策的内因

  安倍改善与中、韩政治关系的做法符合日本社会主流,尤其是日本经济界的要求,同时也比小泉时期更符合美国近期对日本在东北亚地缘政治中作用的要求。然而,目前日本政界也出现了对安倍做法的“反弹”,右翼势力对安倍的“软弱”感到失望,认为他自我否定、让步太多,进而把支持的目光转向麻生太郎。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安倍在对华关系和历史问题上已经迈步,既然他已表示“深刻反省历史”,同意为“克服政治障碍”而努力,如果今后重走参拜老路,就会因自食其言而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面临一种“多重背叛”的不利境地,党内党外都不好交代。

  但需注意的是,安倍今后很可能会借他人之口来表达他的本意。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安倍本人向中方反复表示“日本会坚持无核三原则”,但当麻生太郎、中川昭一等人大放厥词说“可以考虑制造核武器”时,却以“言论自由”和“非政府成员”等借口搪塞。

  目前,中日双方正在掀起文化交流新热潮。中日也已就共同研究历史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靖国神社问题暂时得以缓解。这是中日关系值得肯定的方面。但也要正视安倍自有他的局限性和强硬的一面,安倍的表态并不等同于历史问题的了结,更非对历史问题的最终交代。□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


[上一页][1][2]

(责任编辑:王玲玲)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精彩推荐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安倍晋三 | 对华政策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搜狐招商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