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昨天下午,中国电信集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抢修南海台湾地震通信光缆中断的最新消息:预计到2007年1月15日左右中国电信受此次故障影响的所有国际通信业务(包括互联网)将完全恢复正常。
| |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上午10时,受南海台湾附近海域地震影响的中国电信国际港澳台话音业务和专线业务已全部恢复正常;互联网使用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0%。
受南海台湾附近海域强烈地震影响,中美海缆、亚太1号、亚太2号海缆、FLAG海缆、亚欧海缆、FNAL海缆等9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发生中断,而且估计每条海缆的断点不止一处。尤其是北美方向的互联网电路在此次地震影响中受损最为严重,中国网通海缆容量的六成在地震中被阻断。
据介绍,中国电信向Leve13、TM等多家公司紧急购置、租用亚太区域内可用的网络资源,全力疏通因地震受阻的国际港澳台通信业务。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紧急增开话音电路377M,增开专线业务电路752M,增开互联网电路20G。
此外,在疏通自身业务的同时,中国电信还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日本、韩国、欧洲、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运营商提供了共计6532M的电路恢复和话务经转服务。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昨天表示,由于北美方向的互联网电路在此次地震影响中受损最为严重,尽管恢复了部分到北美的互联网电路,但其访问质量根本改善还取决于海缆修复的情况。
中国网通集团综合部有关人士表示,抢修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估计网通和电信恢复正常通信的时间是差不多的”。海缆最长断裂400米
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2月31日电据中国电信有关负责人介绍,海缆修复受到故障点位置、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如故障点在浅水,可以采用25赫兹频率探音设备探测光缆,并较准确地发现故障点的位置;如故障点在水深不深于2500米处,且海底有一定能见度,可以采用施放水下机器人的方法,直接让机器人潜入海底,能够准确地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和故障光缆的损坏情况。
但是,此次地震已造成海底断层破裂,部分海底光缆被深埋在海底,加上此次故障点还位于海缆密集区域,海缆会有不可避免的互相交越现象,打捞难度很大;据检测情况,部分断缆要接续长达400米的新缆,但目前海上气候条件恶劣,无法马上展开维修工作,如气候条件好转,上述打捞、接续等修复工作会进展顺利。新中美光缆将优化路由分散风险
据新华社北京2006年12月31日电对于如何进一步提高海缆抗灾害(尤其是地震)的问题,路由选择的优化十分关键。为解决以往海缆路由偏于集中的问题,分散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通信阻断风险,中国电信表示,新中美光缆建设将充分考虑分散路由风险。
据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中国电信已联合五家运营商共同新建一条连接中国和美国的首个兆兆级海底光缆系统,即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这一海缆将从上海和青岛直接连至美国俄勒冈州,有两个分支分别连至韩国巨济和台湾岛北部的淡水。所有路由都在这次地震发生区域以外,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分散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通信阻断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