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肥东人王立业在合肥工作,可是几天前他接到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让他为儿子写一张“保证书”,要他保证以后儿子在学校出了什么事情都与学校无关。王立业一下子蒙了:这样的保证书哪里敢签啊?据王立业介绍,儿子小可(化名)在肥东的撮镇二中念高二,12月17日的晚上因上自习迟到,被班主任罚站,从早上一直站到晚上,每节课都要在讲台上“晾”着。
对此,小可的班主任田立高老师有自己的说法。田老师告诉记者,小可最近一段时间迷恋网络,家里人都不在身边,他跟奶奶住在学校附近租住的房子里,但经常不来上课,跑去上网,上课的注意力也不集中了,总是爱打瞌睡。说到那张“保证书”,田老师说也有自己的无奈,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的家长能够督促孩子认真学习,不要总是沉迷在网络里面。他说现在网吧里面乱得很,如果小可因此学坏或者招来了什么是非,这样的责任要谁来负需要先有个明确。自己的初衷并不是不让小可来读书,而是希望他能够更加用点心思在学习上面。
田老师也说,他知道罚站之类的方式不好,可现在的孩子很调皮,没有一点处罚他们根本不当回事,所以就只好想出罚站的方法来了。至于从早站到晚会不会太严厉了?他认为学生需要靠这些来长点“记性”的。在成人和成才之间,他更希望学生可以先成人。
王立业说小可现在天天在家里呆着,很想去学校念书的,可是那张所谓的“保证书”却是万万不能签的,他说决定明天带着孩子先去学校,要好好地跟老师谈谈。
(本报见习记者 朱艳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