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北京两会特别报一 百姓乘公交不再“挑肥拣瘦”
编者按:回首2006年的北京,有着太多让我们无法忘记的变化:天空多了些亮丽、出行多了些方便、市民得了些实惠……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重新回顾这些变化。
2006年,一张名为“市政交通一卡通”的IC卡改变了北京人的出行习惯。它让北京人习惯了排队上车,把有着69年历史的月票送进了档案馆。
如今,市政交通一卡通已经卖出近700万张,“每两位北京人中,就有一位拥有IC卡。”
■今日出场
张鹏(通信公司职员,34岁)
月票取消后不用挑便宜车坐了
我家住在西三旗,在宽街附近上班。其实,从西三旗进城的车倒是不少,可很多都是月票无效的空调车,如果坐空调车进城后,到宽街还要倒车,时间上倒是快了一些,但是每天的车费要十几块钱,所以只好专门等月票有效的车。但这样一来,路上至少要花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以前从家里出来,我先要坐315路公共汽车到德胜门,然后倒5路,在鼓楼再倒一趟车才能到单位。每天早晨为了挤上公交车,特别费劲儿。现在好了,我从家门口坐839,到民族园倒113,只倒一趟车,而且这两趟车上的人都不太多,车费一共才一元钱,我每天还可以多睡半小时,坐空调车也舒服多了,真是太方便了。
【回顾2006】
亮点1
每两人就有一张一卡通
2006年4月1日,北京市710个发卡充值点全面发行“市政交通一卡通”。5月10日开始,北京公交全面进入刷卡时代。
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刷卡乘车从最初有点混乱过渡到了现在的秩序井然。据北京公交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姚振平介绍,“一卡通”启用第一天仅公交系统刷卡量达293万人次。
北京市交通委在5月17日的“一卡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开通一周发售突破200万张,刷卡次数7天增长了30.5%。“如今,北京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已经卖出近700万张,每两人中就有一位拥有IC卡。”姚振平兴奋地说。
亮点2
公交车能开到小区门口
2006年8月26日,第一批社区公交开通。随后,为了让市民能够真正接受刷卡乘车,出行能够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交通部门又先后增加了两批社区公交车。“社区公交惠及北京周边百余小区,让小区中的居民能够出小区门坐上公交车,到达附近的地铁或者重要公交换乘站,缩短市民的换乘距离。”
在开通第三批社区公交的同时,公交集团调整了100余条线路的首末车时间,最多的早班车提前了90分钟。“调整的主要都是城乡结合部向市中心大量运送乘客的线路。”此外,部分线路的站台上还增加了发车时刻表,上面印制了该条线路发车时间。
亮点3
坐公交重回“毛票”时代
2006年12月24日,北京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案正式出台。方案中最为亮眼的就是“从2007年1月1日起,本市地面公交单一票制线路每乘次1元,计程票制线路12公里1元起价,每增加5公里加价0.5元。与此同时取消成人月票卡、学生月票卡、公交地铁联合月票卡,普通卡享受四折、学生卡享受二折优惠”。
新政策公布后,北京市民这样形容,“这回坐公交又回到‘毛票’时代了。”在北京人的记忆中,拿着“毛票”买车票是很久以前的事了——1999年北京公交车起价从5角涨到1元。“这次调价把票价降得比以前还要低。”
信报记者 闫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