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耿彩琴
刚刚过去的2006年,北京每100元地区生产总值中,有超过70元来自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70%。
这是12年来,北京第三产业经历的第四次跨越:
1994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达到49%;1995年,三产比重突破50%,占到了52.4%;
1998年,三产比重突破60%,占到了61.5%。
70%,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水平的标志性比例,目前美国是75%,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是70%左右。而我国全国平均水平是40%以上。
“北京服务业总体上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占经济的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直接推动了首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提高。”北京市发改委人士表示。
“北京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在更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景体华说。在她看来,北京的第三产业正在成长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新型工业化服务业的平台。而2006年70%“门槛”的跨过,是因为除传统三产平稳发展外,新兴第三产业已经集聚起了足够的发展张力。
吸纳新增就业95%
付长顺几乎每天要往金融街的银行大厦里送花,从几米高的盆栽绿植到会议桌上的鲜切花。经常进出高楼大厦,付长顺西装革履,让人不相信他是花农。两年多,靠着给金融街的企业提供办公室植物,付长顺经营的苗圃从几十亩发展到一百多亩,年营业额超过300万元。在北京服务业中的第一大产业——金融业的产业链条上,付长顺这样的花农只是个体的环节。北京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世春说,北京金融街2005年初金融从业人员只有3万人,到2006年末已经达到了8万人,而到2007年金融街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在这里工作的白领将超过15万。“单看15万人的工作午餐,仅以10元钱计算,每天金融街周边餐馆就该有150万元的流水进账。”刘世春说。
金融街目前已经发展成北京金融业的集中区域,区内中央级大型企业、总部级企业众多,目前入驻的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有600多家。迅速集聚、快速发展的金融业除了对经济的直接贡献,其辐射作用带动了小到餐饮,大到IT、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三产业规模的不断增加,就像今年的跨过70%,对于北京城市居民来说,最现实的意义在于创造了更多的‘饭碗’。”北京市发改委产业处处长徐逸智说。
事实上,目前北京服务业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2005年,北京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584.7万人,占全市的66.6%。在整个“十五”期间,全市每新增100名从业人员中,95名是从事服务业的。
服务业拉下能耗指标水、能源、土地奇缺,交通吃紧,污染加重,和每个大型城市一样,北京也深陷“大城市病”。土地、能源、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与环境的矛盾,再加上每年新增35万的人口,大城市发展经济的“短板”,北京更为突出。
而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正在使北京避过障碍。
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1至3季度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数据为0.78吨标煤,同比下降6.9%。0.78吨,仅为全国能耗水平的65%左右。北京发改委人士表示,经济增长中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比重的提高,是降低这一指标的重要原因——同期,北京服务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0吨标煤,仅为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的一半左右。
据测算,服务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将促进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1.4个百分点。
低能耗的自主创新型现代生产服务业,正在走上拉动北京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并呈现出强大的优势。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去年前11个月,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728亿元,同比增长65%。
一项无形的技术交易收入和它的附加值可能会远远超过一家工厂一年的销售收入。
北京,已经形成国内最大的“技术买卖”市场,正在为全国提供着鲜明“北京标签”的技术服务。正在谋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北京技术的最大“买主”之一;四川等11个西部省份近5年来共从北京“购买”156亿元的技术成果;2006年前11个月成交的4万多项技术合同中,有758项技术“远嫁”海外……
提升北京经济质量“一幢高级写字楼所产生的效益,与城乡结合部7.8平方公里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相等。写字楼的年产值常常多达上百亿元,最少也有数十亿元,远非工业园区、厂房所能企及。”建造财富中心的香江国际总裁罗钊明常常从这样的角度算账。
写字楼的财富效应并不是卖楼的一次性收益,而是因这座楼吸引着众多高质量的现代服务业机构:全球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中国办公总部在北京财富中心,2.4万平方米的面积,是普华永道全球租用办公楼的最大面积。财富中心里另外还聚集着全球最大的独立公关公司爱德曼、西班牙银行、美国保维斯律师事务所等等。一种类型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收益,往往会超过过去一个传统行业,如机械、纺织行业创下的增加值。
经历了“Madein China”(中国制造)后,“Design in China”(中国设计)日渐引人注目。
在摩托罗拉设计中心所在的北京永安里新华保险大厦办公室里,摩托罗拉智能手机“明”的设计师们的座位前到处贴满了图纸,这些图纸里,一件“作品”足以让他们自豪。这款在亚洲销量超过200万部的手机,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设计。V197,它是完全的北京设计,却以北美为主要销售市场。
诺基亚北京设计中心主管史蒂夫·马奇尔表示,诺基亚在全球销售的手机中有40%以上都是在北京完成设计的。
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北京率先成了国际现代制造业的承载地,而现代制造业正在产生更大的现代服务业“后劲”。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跨国公司在布局北京上,正在将设计、研发、投资机构这样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搬来。
就在2006年11月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前夕,北京现代汽车总投资5.1亿元的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面启动,2008年将全面完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北京现代技术研发中心将包括市场研究、创意造型、工程开发等功能,预计将招聘110名研发人员。
“目前跨国公司汽车销售收入只有约45%分配给零部件生产商和装配商,而其余55%分配给了专业汽车设计、广告公司、保险公司等服务性行业。”相关研究专家说。
跨国公司的投资性机构已经进入北京的统计数据范围。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了解到,诺基亚、索尼、爱立信、西门子均看好首都的区位优势,将投资公司落户北京,这些投资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资金运作及并购等。
打造经济新“跳板”
北京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去年底刚增加了一块新牌:新产业处。“北京新的产业层出不穷,而且产业发展之间的融合超乎想象。”北京市统计局新产业处处长邢志宏感叹。
这个新产业处成立之初就制定了一份产业标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标准》。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正式使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标准。目前,在北京之前,正式使用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只有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总动员”,整合出最具特色和活力的服务业新“金矿”。
当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等9大类产业被归并为文化创意产业之中时,北京文化创意的“家底儿”也摸清了:2005年全市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10.2%,实现收入2793.6亿元。
过去两个月里,有两个“文化大集”让很多北京人甚至外地人、外国人都兴趣盎然、记忆犹新。一个是官方的,2006年12月14日闭幕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这个博览会的受欢迎程度,通过数字可以看出:4天内,约15万人到会参观;签署文化创意项目合作意向、协议184个,总金额37.63亿美元。
还有一个是民间的。2006年10月21日在北四环边第三极大厦下的草坪上摆出了百余个创意地摊,各种玩偶、衣服、图案、设计的创意,从那些兴奋的摊主的背囊中跳出来,不仅能够从视觉欣赏到这个城市人群的创意迸发,还可以通过原创音乐、Lomo、摄影展等活动感受到全方位的震撼。
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注意到了创意产业的巨大魅力。
《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已经出台,35项优惠措施项项都是“真金白银”。市政府还设立两个专项资金,一个是每年投入5亿元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一个是分三年投入5亿元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发展。
……
一个城市的活力归根结底在于支撑这个城市的产业是否有活力。专家认为,北京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将带动城市经济朝着创新、现代、高层次、不可复制的方向提升。
“预计到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10%左右,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72%左右,就业比重达到70%。”北京市发改委刚刚发布的《北京“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这样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