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晚,上海近年考古发掘之最———志丹苑水闸遗址开始集中回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昨天透露,志丹苑水闸遗址将再度“沉睡”,但这一次的“沉睡”只是临时性的,待遗址上的博物馆建成后,志丹苑水闸遗址将重新全貌呈现给公众。
| |
志丹苑水闸遗址历经5年的考古发掘,全貌呈现则不足两个月。8日晚上,两辆装满黄沙的卡车开进志丹苑水闸遗址现场。随后,卡车中的黄沙被全部倾入遗址的挖掘坑中。上海近年考古挖掘之最的志丹苑水闸遗址回填工作,全面启动。
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考古部专家何继英介绍,志丹苑水闸遗址上方将建上海首个古代考古遗址博物馆,为防止施工中对遗址造成损害,早在水闸遗址挖掘之前,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就已经制定临时回填的方案。
这次,在对遗址进行回填之前,考古工作人员也制定了周密的保护措施。对遗址中的木头,考古人员都用药水进行了保湿除菌保护,并给每根木头裹上了医用“无纺布”。水闸的过水石面上,也铺垫了两层“无纺布”,“无纺布”上层又铺设了一层沙袋进行保护。遗址上最引人注目的两根巨型石柱,也将被专门制定的金属保护罩保护起来。所有这些预先的保护工作妥当后,对志丹苑的回填才开始。
这次用黄沙对遗址进行回填,回填的深度是2米多,略高于水闸遗址上的闸墙。整个回填工作将持续一个月左右,在今年春节前结束。在回填工作开始前,考古部门还特地对遗址全貌进行了航拍,选择拍摄的点是水闸遗址中心的正上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记录下志丹苑水闸遗址的全貌。
距今700多年的志丹苑水闸遗址,是国内迄今最大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从2001年被发现,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工作人员历经5年,最终在2006年11月将遗址全貌挖掘出。何继英表示,对水闸遗址的回填只是临时性的,等到水闸遗址博物馆建成后,志丹苑水闸将再次全貌向公众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