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昨天从长江南京航道局获悉,1月9日早上8时,南京下关水位只有2.77米,而8日最低值则只有2.43米,创下该局有记载以来的同期历史新低,而中游的宜昌、沙市等地9日水位分别为0.59米和1.96米,更是突破百年最低枯水纪录。
记者从南京、镇江、南通等下游大的港口部门了解到,由于长江南京以下水位受沿海潮汐影响较大,因此航道维护尺度完全能够达到,进江海轮及大型万吨船舶基本不受影响,码头靠泊不存在困难,只是装卸货物时,需要尽力伸长“手臂”才能够得着。南京以下一些小的渡口、货运码头以及安庆、九江以上的货运码头所受影响稍微大一些,人员上下码头要靠搭建栈桥、跳板,一些不按照航道部门公布的维护水深配载的“超吃水”船舶频频搁浅。 自然因素是下降主因 2006年汛期以后长江水位下降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陈西庆教授认为,首先应该是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全球降水的格局也在调整,有的地方降水太多,有的地方则太少。”另外,青藏高原那里受到不同季风的影响,冬季的雪量在减少,我国的冰川线在后退,也是造成水量少的原因,长江上游的降雨也在减少。
另一个原因就是三峡水库蓄水从原来的135米涨到现在的156米。“蓄水是在2006年的下半年的,原来要到长江下游的水,现在就不来了,保留在了上游的水库里。”陈教授说。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水资源的利用越来越大,传统上看,长江上游中西部地区都是不发达地区,社会人口比较少,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用水都在不断增加”。 长江水质将受影响
“过去我们怕洪水,现在对付洪水的手段多了,许多地方现在怕没有洪水,水少了变不出水来啊,地表水不够就要抽地下水。另外还怕水的污染。”陈西庆教授认为,长江水量减少,对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来说,影响显而易见。
长江的入海水量到了历史最低点,江苏的南通就面临海水倒灌、盐水入侵频繁的问题。陈教授说,盐水入侵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但是每年的强度不同,水量少的话,盐水的浓度就高,饮用水和农业、工业用水都受影响。
长江水位低对南京的影响不在盐水浓度而在水质。陈西庆教授:“长江的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经济发展对污水排放影响很大,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污水的排放量只是150亿吨,而发展到现在为290亿吨,大量的支渠的污水都要排到长江。”因此,水位降低,污水量和天然水量的比就增大。 实地调查 自来水水质不受影响
昨天,长江水位下降,很多市民纷纷打电话到晨报询问是否南京自来水质量会因此受到影响。对于市民的疑问,记者特地采访了南京北河口自来水厂厂长杨兵,他表示长江水位下降不影响南京自来水水质。
“我们水厂的水取自长江大胜关夹江段,是南京半个主城的水源。”杨厂长说,“长江水位下降是不会影响我们出厂的自来水水质的。我们水厂的取水口水位按照‘比长江百年最低水位1.54米再低1米’而设置,目前取水口水位还没低到这个程度,所以取水不会受到影响,只是我们生产水的成本增加了。长江水位降低后,取水时用的电增加了,生产水时加的矾和氯增多了,不过水质都是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