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民间的慈善活动总是和文艺演出联系在一起,比如前几天有则新闻说的是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外来工子女组成的小小的合唱团在“手拉手爱心活动”中演出,昨天《南方都市报》又报道说,深圳福田区大家乐舞台,一个衣着华丽、活泼可爱的“爱心天使”,当众向一身校服、表情沮丧的“穷孩子”进行捐助。
| |
两场慈善演出,不同的是穷孩子和富孩子,观众和演员的角色变化,相同的是都有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前几天的爱心活动中台下的很多“富孩子”听说要捐款闻风而逃,第二场演出则被质疑是“爱心作秀”,“富孩子”捐钱捐物,很多人认为这样容易让他们产生“优越感”。
穷孩子在台上演出不开心,在台下当观众也不开心,富孩子听说捐款闻风而逃是没有爱心,捐出压岁钱又说是“作秀”。
左右为难,看来问题还是出在“演出”这种形式上。穷孩子是贫穷家庭的孩子,需要帮助的,是他的家庭;富孩子,自己也没有收入,也本来就不该成为捐助者,而他们之所以出现在台上台下,还是因为成年人的安排。
想想看,当“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类的音乐响起,台上的或者台下的,拉手的或者被拉的,献出爱的或者接受爱的,一下子都成为演出的一部分,可以明显感受到类似春节联欢晚会的煽情风格,想逃跑或者一心表演,沮丧或者感到巨大反差,所有的反应都是正常的。
“爱心作秀”说得没错,“秀”是个外来语,本义就是演出,演出不成功,只能说明爱心活动恐怕不适合“秀”这种形式,有些东西不适合拿出来秀。
小时候看过一则故事,一个小朋友生病住院头发都掉光了,出院以后,上学的第一天他发现,同班同学都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个个变成小光头。
我们想在孩子心中埋下慈善的种子,就不应该人为地制造一个舞台,让他们站在台上,或者站在台下,正像故事里面说的,孩子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剪一个光头。
爱心秀,搭起一个舞台,却没有搭出一个平台。穷孩子和富孩子,本来就没站在一起,现在离得更远了。
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