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11个抗体类国产新药中有10个出自上海
本报讯(记者任荃)正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被誉为“生物导弹”的抗体类药物仿佛装上了精确制导系统,直击患处。昨天,由申城自主研发的4个抗体药物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
| |
尽管这4个新药各有专攻,但其共同点就是杀伤力大大强于传统药物。第二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抗体工程中心主任郭亚军教授告诉记者,抗体药物除了方向准确、作用点“专一”外,通常还能对“靶心蛋白”三管齐下:杀伤、促使其凋亡,并阻断它们与其他蛋白的结合。
分开来看,4枚“生物导弹”各有绝活:“噻普汀”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显效性高出同类进口产品1倍,能大大降低放化疗用药的剂量;“健若芙”能将银屑病的复发率降至极低,且不伤害任何有益的免疫细胞;“益赛普”不但可迅速缓解关节肿痛,还能有效阻止关节变形,让内风关病人远离终身残疾;“健尼哌”则可有针对性地抑制免疫细胞的“自我攻击”,避免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急性排斥反应。
据了解,目前,“益赛普”已上市销售,“噻普汀”和“健尼哌”则已完成临床试验,即将申报新药证书,“健若芙”已获得临床批文。这些新药一旦上市销售,其市场售价预计仅为同类进口药物的1/2-1/3。
面对验收专家的高度评价,郭亚军感慨,申城在抗体药物上的“大丰收”源于研究布局上的厚积薄发。为解决抗体药物产业化障碍,市科委早在10年前就进行了前瞻性布局,以产学研联盟的形式搭建起国内一流的抗体药物产业化技术平台。目前,上海在抗体药物开发上已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11个抗体类国产新药中,有10个出自上海,其中9个来自中信国健。
据悉,借助这个抗体药物技术平台,一批沪产“生物导弹”正蓄势待发。“十一五”期间,国家抗肿瘤和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类药物研发项目,现已落户上海,预计今后每年将有1-2个抗体新药在沪诞生,并上市销售。何谓抗体类药物
抗体类药物是模仿人体自身免疫反应,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体外培养的对抗各类疾病的蛋白质分子。它与病原分子之间存在唯一对应关系,即一种抗体只识别一种病原,因此被称为真正的靶向药物,具有低副作用、疗效确切的特点。作为现代生物工程制药的第三代药物,全球至今获准上市的抗体类药物只有17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