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记者赵伟陈英杰文/图)昨日,黄奕缺大师的遗体在宏福园火化,数百人前往送别。
上午9时,市区朝天门,大师家楼下。锣鼓响起时,人群踮起脚尖往里再次挤了挤。悲泣声中,大师的灵车缓缓向前。后面的队伍中,一双双湿润的眼睛送别大师,自发前往的喜爱大师艺术的群众久久不愿离去。亲朋好友则登上数辆送别车,前往宏福园。
当灵车到达时,园内已经有大批的好友、弟子以及喜欢大师的艺术的市民在等候。10时许,包括市领导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在内的数百人挤满了送别大厅,三百个花圈密密麻麻地环绕一周。
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头一天夜里已经布置好了,亲朋好友及弟子们在这里最后看大师一眼,送别大师”。
弟子们泪流满面
遗像悬挂在大厅正中。大师穿着西装,系着领带,面带笑容端坐在一张藤椅上。亲友们说,大师生前乐观豁达面对人生面对艺术,“就让他笑着和亲朋好友们告别吧”。
据悉,这张大师生前非常喜欢的照片是偶然所得。2004年,大师正往菜市场赶。经过一家相馆时,主人将他迎了进去,这是一位曾跟随大师学过提线木偶的弟子。经过一番整理,大师端坐在藤椅上,身子稍侧。照片洗出来后,大师非常喜欢,亲朋好友们看了以后也连连称好。
10时许,哀乐响起。送别仪式开始。
“……他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提线木偶艺术家和改革家,中国木偶艺术卓越继承人和传播者……”当泉州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将悼词念到这里的时候,声音哽咽了。
86岁的陈泽鸭拄着拐杖来送别师弟。他讲起1960年和黄奕缺大师出访罗马尼亚的情形时还记忆犹新。大师的师弟陈赞灯送来挽联———“奕多才大师称誉,缺憾事绝艺谁承”。
追忆他认识的第一个字:手
早报记者朱彩云
学艺
原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吴裕挺先生正在抓紧写一本有关黄奕缺大师的书《手之梦》。他介绍,《手之梦》为初定书名,系黄奕缺的回忆录,由黄奕缺回忆,他进行整理,同时走访了许多当时的见证人,材料比较客观真实,可以反映黄奕缺一生的艺术成长过程及艺术成就。
大师真正上学的时间很短,他曾说,上学认识的第一个字,很巧,就是“手”。这个字,还是他的一位同宗叔叔教给他的,并启蒙他唱南曲、写刻印,还介绍他到木偶戏班学戏,对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
大师用一双灵巧好动的手,演活了木偶戏,他用一双勤劳的手,雕刻着木偶头。
1940年,黄奕缺正式考进戏班,并被陈天恩收为徒。共有三个人去考,只有他一个人考上了。
从此他离开家,专心学艺,学艺地点即在今天北峰的上村村。拜师时,还要拜“相公爷”,也就是雷海青。
读“小班”,别人只要5年4个月,黄奕缺读了5年8个月,多学了四个月。然后进入“中班”,又是三年。当时想成就一个木偶师傅,需要8年又4个月,才能练成一个木偶师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当时他感到最苦的是“念白”,因为他是南安人,有个口音和人家不一样,师傅的要求很严格,为此手心没少挨打。
黄奕缺手很爱动,脑子又活,学艺时帮师傅修补木偶头,帮师傅做道具,甚至还帮师傅雕刻木靴。他比别人多学了很多东西。
成名
黄奕缺的艺术天才脱颖而出。
比如《三姐下凡》,玉帝三女儿下凡,人间遇一书生,有了爱慕之心,化作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引开了书生……
黄奕缺要演这只小白兔,他冥思苦想了许久,要怎么演好呢?兔子又走又跳又跑,怎么才能表演出这种动感?后来还真让他想出了办法,他雕刻了一个木兔身,斜切开两块,再进行了加工。这样在表演上一下就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大家都说这只兔子演得很像。
例子不胜枚举,后来他还自己画幕布,写剧本。年纪不大,经常获奖。之后他进入创作成熟期,一发不可收拾。
黄奕缺与猴有缘,《三姐下凡》里的白猿,是黄奕缺第一次演猴。他还演了《聪明的猴子》、《火云洞》、《三打白骨精》等剧目里的猴子。而他人生的最后一场戏,也是《驯猴》!
他研究猴形、猴态,无不到了惟妙惟肖的境界。
吴裕挺如此归纳黄奕缺大师的艺术特点:用黄奕缺的话来说,木偶表演要有“偶性”,充分发挥木偶自身特点,木偶戏如果演得像人戏,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