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
昨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爱心中国——中华慈善大型系列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在颁奖典礼上,成都市“阳光圆梦”帮困助学专项救助工程荣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这是四川省获得的惟一一个项目奖励。
昨日,前往北京领奖的成都慈善会副会长杨晓红女士介绍了本次颁奖活动的大致情况。据她介绍,此次“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评选活动组织委员会组织实施。活动自2006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华慈善总会各级会员单位、海内外华人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经过对上报材料的整理、公示、评审等过程,最终评出获奖个人233人、获奖机构116个、获奖项目58个。杨晓红说,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侧重表彰2002年以来对中国慈善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集体、个人和各类慈善项目。
据悉,在颁奖大会上,全体获奖者发布了“爱心宣言”。活动期间,除举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颁奖典礼外还举办“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获奖庆典晚会、中华慈善家论坛、中国文化艺术界慈善志愿者服务总团成立庆典等相关活动。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先生表示,中国将通过5年的时间力争使全国每年的慈善捐赠资金达到500亿元。
本报记者专访成都慈善会副会长杨晓红女士
成都是一座有爱心的城市
昨日,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对在北京领奖的市民政局副局长、成都慈善会副会长杨晓红女士进行了电话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2001年,成都帮困助学资金只有64万余元,而2006年这个数字上升到了945万余元,你怎样看待这个变化?
杨晓红(以下简称杨):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低保学子考得上大学就上得了大学。这种先承诺后实施的做法得到了成都市各行各业的支持。所有的救助资金都是城市市民、企业的爱心汇聚,因此这个救助资金越来越大也说明成都是一座有爱心的城市。
记:据你了解,其他城市帮困助学的情况怎样?
杨:就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其他城市大多是根据募集资金情况来确定资助对象人数,比如有的中部城市,慈善资金比成都大,但他们也没有先承诺后救助的行为,只有成都在全国率先承诺“低保家庭的孩子只要考上大学都能无条件得到资助”。这也是成都慈善的一个特色吧。
记:目前,成都的慈善水平在中西部居什么位置?
杨:成都慈善捐款不仅居西部首位,还居中西部首位。按照民政部的要求,用5年左右的时间要力争实现人均年捐赠达到50元,2006年成都人均还不到两元。应该说,成都的慈善捐款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记:成都获得很多奖,本次获奖对成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杨:应该说,这是对成都慈善的一个肯定、一个鼓励。获奖后,慈善这一品牌将为更多的市民知道,更多市民将加入到献爱心这个行动中来。同时,这个奖体现了成都这个城市和谐、包容的城市精神。获得这个大奖,并不是慈善会的荣耀,而是成都市的骄傲,是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位爱心市民、企业的骄傲。我为生活在这样有爱心的城市而感到自豪!
记:6年多一路走来,慈善会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杨:近几年,低保家庭子女考上大学的人数一直在增加,救助的标准也在提高。每年接受救助的考生在人次上都会有超过50%的增长。低保家庭上线考生人数的增加,当然会导致发放助学金金额的相应增长。目前,资金上的缺口仍然比较大。另一方面,我们对市民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还有很多市民对慈善会、”阳光圆梦工程“等不了解、不熟悉。
记:接下来,慈善会将从哪些方面进一步推动成都慈善工作?
杨:三个方面。首先是,和媒体合作,加强宣传,让更多的市民知道慈善会的活动,让城市的爱更加集中地汇聚在一起,做出更大的成绩来。2月份,慈善会将举办一个慈善主题晚会,希望通过多次活动来宣传慈善。同时,我们也会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多地面对面交流,让捐赠者和受捐者见面,加大慈善捐款的信任度、透明度。其次,审计部门每年要审计,每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检查中也要抽查。再者,成都慈善会的网站上也可查询每个捐助对象的相关信息。接下来,慈善会将努力把捐、受双方的信息公布到今年刚开通的市救助信息网上,让更多的人可以查询。
本报记者 宋林风
·短评·
城市因阳光而精彩
曾颖
一位外地记者朋友对我说:成都在全国率先提出让“低保学子考得上大学就读得了大学”的口号,有着非同寻常的社会意义。这个概念,比许多别的荣誉更能够彰显一座城市的人文气质。许多经济水平比成都发达的城市还没有或不能提出这样的口号。
他还讲了一个自身经历的故事:他所在的城市有一个低保家庭的女孩考上大学,其母因为担心筹不起学费而上吊自杀。媒体报道此事后,社会各界为女孩送来捐款。女孩终于能上大学了,但她非常伤心地说,是妈妈用生命换来的上学机会,我宁愿要妈妈而不要这个机会!
女孩的遭遇显露出当前某些地方社会救助体系相对滞后而造成的“悲剧后援助”状况。其实,如果大家都像成都这样,把援助放在悲剧发生之前,那么这样的悲剧会更少,社会也就更加和谐美丽。
作为成都的媒体人,我们为别的城市的同行能以这样的眼光看待成都的事物而高兴。也许他作为旁观者,更深更远地看到了“阳光圆梦工程”更深更广的意义——我们的城市,因为更多的人脸上有了阳光,而显得欣欣向荣!
·资料链接·
成都慈善会成立于1995年,当时主要是针对洪水之类的灾害组织社会募捐工作。2001年起,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成都慈善会启动“一个也不少”帮困助学专项救助工程,承诺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低保家庭学子都能上大学。2006年,慈善会将“一个也不少”打造为“阳光圆梦工程”。6年间,该工程帮17147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责任编辑:曾玉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