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疾病怎么越来越多
饮食西化胆囊在人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它通过吸收、分泌等运动方式,浓缩、储存和排出胆汁。研究发现,摄入动物蛋白、动物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过多的人,胆固醇结石发病率高;低蛋白、蔬菜纤维为主的人,易患胆色素结石。
| |
早在70年代,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城市的居民每人每月只能吃到1斤肉、半斤油,不少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那时,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十分少见,胆囊手术更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肉类食品摄入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疾病谱的变化,胆囊疾病不断增加。这种疾病谱的变化,折射出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演变。
其他发病因素①年龄、性别。我国20岁以下胆石症手术仅占1%,成年人的胆囊结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高峰年龄为50~59岁。胆囊结石以女性多见,是男性患者的1.7~4倍。②肥胖。肥胖是胆固醇结石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证实,胆囊结石的平均相对体重比正常人高,平均相对体重高出20%以上的人,其胆囊结石的危险性比平均相对体重高10%以下者增加近2倍。平均相对体重的计算方法为:实际体重/相同性别和身高的平均体重×100。③遗传。胆囊结石还与遗传等因素有关。
胆石症危害不小
胆囊结石可能引发胆管梗阻,引起胆汁瘀积,使胆囊增大,发生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甚至发生胆囊穿孔。此时若不手术,就会危及生命。在长期慢性刺激下,胆囊结石可能诱发胆囊癌。
怎样不让胆囊提前下岗
为了不让胆囊提前下岗,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胆囊疾病的预防工作:
合理膳食
有些人偏爱肉类食物和精米精面,一味追求过精、过荤的食物,容易导致胆囊结石。因此,我们提倡吃饭只吃七八分饱,吃肉类食物和脂肪要适量,少吃精米精面,多吃一点植物纤维和鱼类食品。
适量运动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运动少了,出门打的,上楼乘电梯,结果人们肚子大了,身体胖了,手脚笨了。肥胖者的胆汁呈胆固醇高饱和状态,可促使结石形成。当适量运动后体重下降时,胆汁呈胆固醇不饱和状态,不易形成胆固醇结石。因此,适量运动对预防胆囊结石是有一定意义的。
长期过度节食
可以导致营养不良,诱发胆石症。我们知道,胆汁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食物吃得多,胆汁分泌量就大;相反,食物吃得少,胆汁分泌量就少,胆酸合成率下降。另外,胆汁中的葡萄糖醛酸内酯含量减少,可以促使β-葡萄糖醛酸内酯酶的活性增高,将结合胆红素水解成未结合胆红素,引起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进而促发胆石症。因此,长期过度节食,尤其是经常不吃早餐或饮食不规律是胆石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当予以纠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