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1月10日电 台湾《联合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新年以来,民进党内部浮现一股肃杀的气氛,改革派遭亲绿媒体指为“十一寇”点名声讨,游锡堃更主动爆料有十五“立委”曾要胁退党罢扁,“秋后算帐”意味颇浓。
社论说,迹象之一,是以新潮流系为主之改革派,日来已由自辩词穷而逐渐噤声;选前仍有发声空间的改革论调,几近沈寂。迹象之二,“四大天王”及其他有意角逐大位如叶菊兰者,都开始调整姿态和论调,转向基本教义派示好。迹象之三,民进党“立委”、地方民代乃至基层支持者,也都争走激进路线;消基会人员在高铁遭地方议员率众辱骂“叛徒”、“滚回去”等,正是这股极端气氛的大喷溅。
民进党执政近七载,政绩乏善可陈,又历经“府邸”等诸多弊案,此时理应痛下决心设法整顿转型。未料,它不仅拒绝反省,却选择悖离中间路线和改革路线,走向极端。从政党生存术看,深绿基本盘或许是民进党投资报酬率最佳的明牌;但从台湾民主的发展看,一个刻意漠视半数人民认同、情感与需求的执政党,岂不令人忧心?
社论说,民进党之所以集体向深绿倒退,可以从两方面观察。从现实层面看,年底的单一选区制“立委”选举,在党内将产生严重的排挤效应,“基本教义派”此时提前对“改革派”发动攻击,即可及早清除对手。这虽纯属政治技术面因素,但它所塑造的社会恫吓气氛,仍不可低估。
再从认知层面看,这或许也缘于民进党对于去年底北高选举结果作了过度简化的解读,认为陈菊在高雄的胜选,及谢长廷开出了四成得票率,显示本土诉求仍有票房,因此唯有着力经营深绿这块,才有胜算。这样的解读,表面上言之成理,其实却可能过度简化了投票行为的复杂因素。民进党若自以为拥有深绿群众不移的支持,即以为无需反省自己的窳政及腐败行为,将会错失了调整与改革的契机。
社论认为,民进党可能过度简化解读北高选举的结果,理由有三:第一,北高选举只是区域选举,这和“立委”及“总统”的全台性大选截然不同;任何有理想、有责任感的政党,都不应轻言放弃中间路线。何况,陈菊仅以一千多票险胜,这应视为民众给民进党一个更新的机会;而谢长廷毕竟仅得票四成,却被渲染成仿佛大胜,更是莫名所以。
第二,民进党改革派要求党内反省,对北高选举的影响,不应完全被解读为负数。事实或许相反,许多民众因为看到民进党还有肯反省的清流,而愿意将票投给绿营;包括在最后时刻林义雄、林浊水、李文忠等人都出来站台,也许都是陈菊多了一千多票的关键。如果他们维持民进党形象的努力完全不受肯定,反而被视为叛徒,这样的民进党岂不成了一言堂?
第三,民进党不能以为深绿群众对清廉毫无期待。在蓝绿对峙的战场上,深绿群众会优先选择本土政党;但如果这个政党堕落到不顾清廉和改革,当本土光环剥落殆尽,它将凭藉什么吸引民众拥戴?何况,靠着改革、清新诉求起家的民进党,当年的创党人物如今却遭投机政客丢石头逼着退党,它自己将如何在党史上记录这段历程?
社论最后说,从改革政党起家,却逐渐变质为一个不问是非、只问颜色的族群政党,这不仅是民进党的退化,也是台湾民主的退化。且看,正当所谓的“十一寇”遭到绿营公审之际,当今党内最大声的人物却是王世坚、林国庆者流,这真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景象。为了帮陈水扁“府邸”弊案护航,民进党已经换心又变脸,变到自己都快不认得了;现在一伙人全都挤进深绿的窄巷,能在那里找到出路吗?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