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汉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土生土长”的现代原创舞剧《筑城记》(以下简称《城》),即使不从艺术角度,仅从经济学角度也很能触发审美感悟,自有其不可替代的分析价值。
经济学非常看重“自然秉赋”以及资源特质的研究,因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构成区域竞争优势甚至是“唯一性竞争优势”。
| |
《城》剧的创作者们潜心从武汉自身的“自然秉赋”出发,精心挖掘、千锤百炼,使《城》剧有了宝贵的原创性。文化与经济在许多道理上是相通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一些普适性的规则或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得走别人走过的路。武汉这些年在“中部崛起”的大格局中,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之路,颇有成效。以此观《城》剧,我们足可悟见原创是多么重要!但是,“自然秉赋”及其资源优势不会天然地变成竞争优势,特别是“惟一性竞争优势”,它必须同时配置其它要素,这或许是最终开辟或实现原创境界的更为关键因而也更具难度的另一方面。在艺术创作中,传统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贫瘠,显然不无缺憾,但未必就只能构成竞争劣势。比如美国迪斯尼公司,依托其强大的资本力量以及现代信息手段,依然能创作出《花木兰》这样的并非本土化的动画片,在全球发行,赚回七八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因此,真正的竞争优势特别是“惟一性竞争优势”可能更多地产生于综合能力,即综合配置各种有效资源的能力。
这种核心能力一旦短缺,那么,再稀有的“自然秉赋”也只能废置了事,很难价值化,或者说,很难产生高附加值。试想,假如光有地域色彩极其浓郁的基础素材,却没有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优化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政策导向,没有立意高远而又严谨的创作要求,没有强有力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等,没有训练有素的表演团队,《城》剧能有今天这般原创风貌吗?《城》之吸引力乃至生命力,恐怕更取决于此,更归功于此。
代表本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地标性”经典剧目,是不是一种准公共品?如是,政府就应当有财政支持以及其它支持。从目前情况看,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投资主体多元化比政府大包大揽更能促使一个有前途的项目(剧目)充满活力,驱动其不断地精益求精,以争取更多消费者可持续地给予“货币投票”。可见,搞市场经济,并不见得就像很多人抱怨的那样,一定会导致肤浅、导致浮躁,一定只能让影视、舞台或网上充斥着妖魔鬼怪、低级粗俗。日益成熟有序的市场经济,不仅不会让高雅的艺术种类消亡,而且还会使之精彩纷呈。不信,请去看看武汉这座新《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