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多年风雨,国民党“一大”旧址终于迎来大修。
本报讯(记者卜松竹通讯员黄雪峰)81年前,这里成为中国最著名大学之一;80年前,这里见证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年前,这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者昨日独家获悉,广州“民主革命策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一大”旧址将迎来1996年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维修。纪念馆馆长吴林兵透露,目前维修方案已经上报文物主管部门等待批准,预计整个工程将在年内完成。
曾是革命高潮的起点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原是清代广东贡院的一部分,1924年成为广东大学,1926年改为中山大学。
旧址礼堂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诞生地:1924年1月20日~30日,孙中山在这里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制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共产党人李大钊、毛泽东等参加了大会,并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大会标志着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掀起全国革命高潮的起点。
1988年1月,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典范已伤痕累累
该建筑占地2600平方米,是一座仿罗马古典式砖木结构建筑,由会堂、办公楼、展览厅、钟楼4部分组成,是一件岭南传统技术和西方新技术融合的优秀作品。
“一大”旧址的办公楼屋架为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方木制金字架;礼堂采用钢结构桁梁承载瓦面重量;屋面采用广府传统碌筒瓦面,结合西方流行的有组织排水;室内天花采用通风透气防白蚁的板条天花。旧址坐北朝南,为横向三段式。顶层的钟楼原为四面时钟,穹顶正中竖立高高的旗杆,由于四面时钟缺失,现用石英钟代替。
长期以来,广东省博物馆一直使用该楼为展览馆及办公楼,室内各处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动及装修。1996年建筑基础出现了不均匀沉降,引发墙体和拱顶开裂。如今,建筑基础仍在轻微变动,且老楼的外墙面一些地方已出现裂纹;室内墙面大部分渗水、发霉,在1996年的修缮中,墙面曾用钢网批荡,现在不少钢网锈蚀、爆皮,墙面油漆刷面也出现了大量气泡,部分脱落……
恢复原貌又更换内部展览
由于旧址历年来屡经改动,所以此次维修的“修旧如旧”并非简单的翻新处理,而是要尽量恢复到老楼在建成之初的样子。比如,拆除礼堂中后来改为拱窗的砖砌部分,恢复原拱门;拆除外廊前部后来封闭的部分,局部恢复两侧廊;拆除纤维板天花,改回原来的透气板条天花等。
按照计划,旧址的内部和外墙都将重新粉刷清洁,屋面钢结构除锈后油红丹漆防腐,再按原色刷上面漆;门窗全部按原样式、原材料进行修补,小构件也要按原样补上或者重新定做;墙上的裂纹采用灌注特殊浆体加固;倾斜的柱体和墙体要纠偏加固;破坏了外观的空调设备都将一一改过。
锈迹斑斑的避雷针,此次修缮也将重新设计改造;而最为关键的安防设备,将设置摄像监控和红外线防盗系统,采用光纤网络和智能综合布线系统,大大减少楼内的管线架设,减小对建筑物的伤害。
吴林兵告诉记者,此次改动除了硬件之外,内部展览也将换过。更名为《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史料陈列》的新展览,将按照“国民党一大的酝酿”、“一大的召开与首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一大与首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作用”三大板块设计。过去一些含糊其辞、语焉不详的部分,将得到很大改进,力争全面、客观地反映那段珍贵的历史。目前馆方已经从北京、南京等地复制了20余件历史文物的复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