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曾昀)新年伊始,环保总局再次掀起“环评风暴”。该局副局长潘岳昨天宣布,全国钢铁、电力、冶金等82个项目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涉及总投资1123亿元。环保总局将首次启动“区域限批”的行政惩罚手段,对4个行政区域、4个电力集团所有建设项目实行停批、限批,并建议监察部门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
| |
这82个项目是在环保总局刚刚结束的清查中发现的。潘岳表示,其中23个严重违反“三同时”环保验收制度,59个严重违反环评制度。这些项目涉及全国22个省市的钢铁、冶金、电力、化工等12个行业,其中最严重的是北京周边的河北省唐山市和山西省吕梁市。
环保总局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即停止审批其境内或所属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项目,直到它们的违规项目彻底整改为止。此次“区域限批”的行政区域包括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企业集团包括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等四大电力集团。潘岳表示,这些地区大多本身已无环境容量却仍然盲目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如唐山市,在没有环境容量的情况下,全市依然建设了70家钢铁企业,且80%没有经过环评,近几年钢产量已达到全国十分之一,但钢铁企业的平均产量仅在65万吨以下,规模小且布局分散,造成大气和水的严重污染。
82个违法项目中,对23个“三同时”违规项目,环保总局将责令其限期办理验收手续、限期改正或停止试生产。对59个未批先建违规项目,环保总局将责令其停止建设或生产。
潘岳表示,以往环保行动中被叫停的项目往往补办手续先过关,然后用各种手法拖延或拒绝兑现环保承诺,使一次次声势浩大的环评执法效果大打折扣。动用“区域限批”政策来惩罚严重违规的行政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业,就是针锋相对的措施。RJ183
新闻链接
据新华社北京1月10日电(记者顾瑞珍)潘岳在通报82个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项目时分析说,这些违法违规项目的查处,反映出当前一些地方未批先建和越权审批现象严重,一些项目甚至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庇护。
潘岳同时表示,环保总局将跟踪督办这次执法行动全部查处结果,在三个月内分阶段向社会公布整改情况。
潘岳介绍说,2006年是中国环境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全年发生严重环境污染事故161起,平均每两天一起;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国务院年初提出的能耗降低4%、污染物排放降低2%的目标并没有实现,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