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文化事业走过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以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的中华民族再谱文化发展的华彩乐章,文化事业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明确,文艺创作环境和谐,文艺队伍团结向上,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焕发,文艺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艺创作和生产空前繁荣,规模数量持续增长,内容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明显提高。
| |
·团结篇·
激情空前焕发认识高度统一
环境宽松和谐队伍更加稳定
2006年金秋十月,中国文联第八次和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充分肯定了文艺为推动社会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并对文艺未来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尤其是和谐文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的提出,成为2006年我国文艺建设的主题。
建设和谐文化,是时代赋予广大文艺工作者的伟大使命。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旗帜下,文艺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稳定、进取的格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现实紧迫感前所未有地加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把人才团结在党的周围,集聚到党的文艺事业中,成为文艺团体的头等大事。
中国文联副主席、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表示:“同文艺工作者广交朋友,特别是同那些艺术造诣高、社会影响大的文艺家加强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想文艺家所想,急文艺家所急,办文艺家所需,反映文艺家诉求,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引导他们积极认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既是中国文联的重要工作方式,也是核心工作目标。由此出发,文艺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更加广阔,文化主管部门的政策调控力度和文艺团体的联络协调力度明显加大。各种文艺创作工程的实施,卡拉OK收费、网络文学维权等著作权法的分解和细化,是依法维护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是劳动、知识、人才、创造得到精神和经济双重价值指标尊重的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在各种作家艺术家们的聚会上,不约而同地呼唤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文艺队伍凝聚力空前加强,整个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文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努力开创文学艺术创作的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觉心声。
·发展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铺开成效初显
文化体制改革以点带面呈现蓬勃生机
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发展,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加速发展,是2006年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和实施,从政策层面确保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面加大,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建设节奏加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万村书库”等工程实施得到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据统计,2006年,我国中央财政用于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等的资金就达到2.5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72.7%。与资金支持相对应,文化下乡和基层文化建设成果明显。2006年,农村专业演出团体达到6800个,新建1800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农民演出140万场,全国农村电影放映400万场,观众达到14亿人次,规模和覆盖面均创下历年之最。
2006年,中国迎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中国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重新修订,守护文化历史根脉成为文化惠民的长远之举。
2006年,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力度加大的同时,文化体制改革积极重塑市场主体,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产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北京、上海、浙江、深圳等省市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要求,努力在深化文化单位内部改革、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首都北京,北京儿艺、中国杂技团、北京歌剧舞剧院、中国木偶剧院等4个有条件的文艺院团率先转企改制,产品生产和营销体制寻求革新,市场反馈积极,企业生存能力激活。出版发行单位等转企改制的步伐不断加快,在积极争取出版物优惠政策等改革配套政策的前提下,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等完成转企改制,全国新华书店系统除天津、西藏等个别地区外绝大部分已转为企业。民营机构成为国产电影制片、发行的主体,为中国电影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活力。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积极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和文化企业上市,形成了一批有实力的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等一批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资源盘整做大做强,以资本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加快兼并重组步伐,推动资产的重组、资本的扩大、各种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产业规模和竞争实力明显加大,为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有益借鉴。
·繁荣篇·
文艺创作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文化产业业态创新品种改良
政策环境改善,体制机制理顺,最大程度地解放了文艺生产力,文艺创作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市场活跃,文化产业竞争力加强,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重大题材出版物数量激增,市场反响热烈。精心出版的2800余种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学术理论的出版物,同类题材比2005年增长了80%;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百余种出版物,教育性和可读性结合,市场反响热烈;以“中华大典”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全面启动;以100种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和少儿读物、100种优秀原创社会科学研究著作、100种优秀原创科技科普著作为目标的“三个一百”出版创新工程实现突破,1300多种原创图书竞相成为备选对象。
国产影片产量、票房再创新高。《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云水谣》、《疯狂的石头》、《东京审判》等年度国产影片总量票房达到26.2亿元,海外票房收入超过19亿元,近百部国产电影在4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播映,分别比2005年增长20.46%和22%。这一票房统计,是对2006年国产电影市场质量的诠释。另据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最新通报,2006年,加上为电视播放拍摄的110部数字电影,各种类型的国产电影总产量达到509部,一大批具有思想深度、艺术感染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影片受到肯定,形成了国产电影丰富的多样式、多类型的产品体系。
舞台艺术精品迭现,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应时而生。眉户剧《迟开的玫瑰》、桂剧《大儒还乡》、杂技剧《天鹅湖》、舞剧《一把酸枣》、舞剧《风中少林》、芭蕾舞剧《二泉映月》、话剧《立秋》、话剧《我在天堂等你》、儿童剧《宝贝儿》、京剧《廉吏于成龙》等10部具有民族代表性的精品剧目,构成年度舞台艺术原创的最强阵容。除了价值取向和文化追求可圈可点之外,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风中少林》、《天鹅湖》演出总收入分别达到1127万元和2154万元,它们与仍然活跃的《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成为海内外舞台的演出劲旅。
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快速发展,民营文化形成响亮品牌。2006年,民营成为耀眼名词,民营文化企业站稳脚跟儿并形成独立品牌。沈阳大舞台的“刘老根儿”、北京的德云社、江苏的大众书局逐步形成品牌,运营灵活,成本节约,效率高,竞争优势明显。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民营剧团平均每团全年演出258场,特别是在农村演出市场上,民营剧团是国有剧团的5.8倍,农村演出市场占有率高达87.2个百分点。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像烂漫的山花一样,常年开放在山区、海岛、乡村,成为“公有制”文化舞台的必要补充。
高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文化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艺术情趣的影响冲击越来越大,运用高新技术成果为文化建设提供的现代传播方式、承载手段、新兴业态,在鼓励创造创新的平台上,“创意”以及由此衍生的创意产业成为2006年度的热点词汇,从博览会、歌舞演出到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视野开阔,势头强劲,蛋糕越做越大,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长沙动漫节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文化品牌形成。(刘琼)来源:人民日报转自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