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复旦大学教授张军认为上海的成功主要靠治理而非法律监管,治理模式和官员考核体系都限制了地方政府的产业选择,作为普通直辖市的现实和成为远东第一都市的理想冲突。基于此提出让上海成为香港那样的新特别行政区,而香港与国际接轨的法治,更好的监管机构等不涉及政治敏感问题,都可借鉴。 |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资料图) |
相关博文:张军:让上海成新特别行政区 (学者张军的博客)
重新定位上海的“大胆”设想
本报记者 吕明合
在社保案阴霾下沉寂数月后,沪上知名学者发出了清晰的声音:重新定位上海。
2006年11月,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提出“让上海成为香港那样的新特别行政区”。
在采访中,他直言中国需要更多的香港,让上海借鉴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模式发展,走在中国的前面将是明智的选择。
| |
张军的言论一经刊登,让他成了关注焦点。在社保案余波未定时,发表此番言论,其真实含义为何?
2006年12月31日,采访的部分内容被新华网以《复旦大学教授张军:让上海成新特别行政区》为题转载。随后迅速在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和网络社区传播,引起网民热议。
1月6日晚,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张军,在复旦大学一间狭小的咖啡馆里,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两个上海”的冲突
记者: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构想?
张军:多年以来,上海的经济发展,一直走的是所谓东亚“新兴市场经济”的早期模式,靠改进政府的效率来推动。上海的治理模式,在改革初期确实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领域,上海的经济保持了一定的自由空间,加大了外资引入力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在这种模式下,主张效率导向、管理导向,达到了很高的治理水平,这是优点。
上海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效率,相对全国是很好的。但这个“好”靠什么?不是靠体制,而是靠一批精英的管理团队,靠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实际上,几十年来上海的体制和天津、和其他城市一样,没有根本的不同。上海的成功主要靠治理而非法律监管,这决定了在没有良好的法律监管体系下,它不能克服、也解决不了腐败问题。作为一个省级行政单位,它要承担一个省政府要做的所有事情。它要解决地方的就业、解决GDP,它什么都要有。
记者:你说有“两个上海”的定位在不停冲突,具体怎么理解?
张军:确实存在“两个上海”的概念。上海既是一座向近代梦想回归的城市,又是一个财政联邦主义中的地方经济体,只是三十分之一;它想做“远东第一都市”,又是中国现行行政区划中的普通直辖市;它的理想是成为大陆能站到国际竞争队伍里的唯一大都市,但现实中,它只不过是行政区划里的省级政府;它想发展金融和贸易,成为轻型的上海,但它又要发展制造业,解决GDP问题,向重型的上海迈进。
这20年来,上海一直生活在这种矛盾中,一直在不停地冲突,始终不能实现转型,反反复复,非常痛苦。
记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痛苦?
张军:这样的痛苦,源自政府治理模式和考核体系,它决定了地方政府的产业选择的矛盾。
在现阶段,发展服务业和发展制造业是不同的。因为GDP和政绩观的需要,发展制造业,更符合地方政府的目标,但如果GDP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因素,上海就不可能放弃一些东西。能提高GDP的投资项目就会被拦在上海,而不是周边地区。至少在这点上,上面可以改变政策。
这样上海才可能成为金融、航运甚至IT等行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全球交流平台。才可能实现它的辐射功能,才能实现泛长三角地区更均衡的发展。
值得关注的问题
记者:大家很关心陈良宇案件对上海经济到底有无影响?
张军:我觉得这个事件对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还是会持续一段时间的。
记者:你觉得有哪些影响?
张军:最大的影响在于它会促使投资者冷静下来。我们有一百个理由看好中国经济,却没有一个理由不谨慎。
现在大家关心的并不是陈案本身,更多的是联想:上海的经济会怎么样,在这里的投资安全吗?大家会想搞清楚,上海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城市?而上海不是香港,上海就是上海。这是一个中国的城市,是一个中国大陆的城市。
记者:有可以佐证你观点的事实么?
张军:比如很多大项目的投资者一旦把政治因素考虑进来,在选址方面可能会有新的考虑。已有的投资者,在追加投资时也可能会转移重心。
也许是巧合,比如“空客”的项目,就没有选择有飞机生产史的上海,而是选择了天津。而天津没有任何生产飞机的历史,上海却是中国生产飞机的中心。
还有,上海2006年的投资增长放慢。去年的投资大概只增长了10%左右,前几年都是20%到30%啊——这值得关注。
·辩论话题:香港特区模式适不适合上海? | ||||||
| ||||||
|
[1][2][下一页] |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