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扬天宇金陵晚报报道昨天,江宁宋墓的一号墓室进入了最后的清理阶段。墓室内棺椁、墓主人遗骨都相当完好,在棺木内还出土了不少漆器与首饰,但仍然没有发现墓志铭的踪影。据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一号墓室内的棺椁以及随葬品已经基本清理完毕,出土的随葬品将立即运回博物馆。
| |
墓主人遗骨很完整
与三号墓室内墓主人身首异处的悲惨遭遇相比,一号墓室从棺椁到墓主人遗骨保存得都比较完整。这也验证了此前市博有关专家关于该墓室盗洞并没有达到棺椁等关键部位的判断。此前在三号墓室内曾经出土过一块墓志铭,目前这块墓志铭已经被运回南京市博物馆进行处理、解读。因此,考古队员非常希望能够在规格更高一点的一号墓室中发现墓志铭,这将对最终确认墓主人身份非常有利。但截至昨天下午,考古队员们并没有找到一号墓室的墓志铭。“现在看来出土墓志铭的可能性不大。”华国荣告诉记者,考古队已经清理到一号墓室的棺椁内了,却仍然没有发现墓志铭的踪影。华国荣表示,也许一号墓室原来就没有墓志铭,漆器全部存在水中之后,考古队员就开始从棺木内取文物了。可是这次取文物的方式却和以前大部分墓葬不同,考古队员每取一件文物,都会先从墓室外拎一桶或者一盆水进入墓室,然后几乎原封不动地拎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一号墓室内发现了大量的漆器陪葬品,而根据考古工作的规范程序,长期浸泡在水中的漆器出土时,必须要将其放在水中,否则漆器很可能会迅速地风干、碎裂。据考古专家介绍,墓葬中漆器的保养需要一个特殊的环境,那就是越潮湿越好。这样漆器的表面有一层生漆保护膜,在饱水的状态里,使得漆与空气中的氧隔绝,不容易发生老化开裂,更容易保存。因此,南方墓葬中出土完整漆器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北方墓葬。而考古队将漆器浸泡在水中,就是为了保证漆器能够处在出土前的状态中。等到漆器运回博物馆后,专业人员将会对漆器做脱水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近10个大小不一的桶、盆就放在墓室边上,每件出土的漆器都全部置于其中。即使是考古队员把一些破碎的漆器摆放完整,也基本上都是在水盆中进行的。
黑色漆器宋代最普遍
由于有容器的遮挡,在隔离带外的记者很难看到出土漆器的模样。不过,在考古队员整理出土物品时,还是有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漆盘在记者眼前出现了数秒。这个漆盘通体呈黑色,只在盘口处有破损,据考古专家介绍,宋代最流行的是一色漆器,纯黑的最多,而且一般都是黑而无光,颜色与木炭相差无几。一般情况下,漆器的木纹会深深印入漆里,器物上有细碎段纹,好像人手上的纹路,又称之为牛毛纹。这种纹路也是鉴定宋代漆器时的依据之一。为什么宋墓中会出土数量较多的漆器呢?原来,中国自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漆器,而宋代正是漆器工艺大发展的时代。南宋时,漆器的生产中心渐渐从北方转移到了江苏的江宁、扬州以及浙江的杭州等地。而且由于普通漆器造价不高、用途广泛,南宋时出现了以漆器代替瓷器、金属器的趋势。因此,南方的宋墓中,经常会有漆器出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