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位于通州区潞城镇的一所新中学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几百名农村娃迈进了崭新的教室,成了北京二中这所名校的分校新生。
去年全市共有10所名校到郊区办分校,实验二小、史家小学、北京八中等一批城区学校的金字招牌,挂到了郊区。
像北京二中这样的名校今后都将在郊区办分校。资料图片
今日出场:许晴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初三学生
每天上学节省一小时
我家住在通州区潞城镇杨坨村,刚上初中的时候,由于我家附近没有中学,只好选择了离家很远的胡各庄中学,骑自行车要20多分钟才能到学校。由于学校没有食堂,每天中午我都得回家吃饭。这样一来,我每天从家到学校要两个来回,这样按每次路程20分钟算,我每天花在上学路上的时间大概要1小时20分钟。
今年9月1日,我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学习也更加紧张了,特别希望能找个离家近的学校,把路上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就在这时,我家附近成立了一所新的学校——北京二中通州分校,我高兴地转了过去。
转学后,我每天上学花在路上的时间由过去的20分钟减到了5分钟,由于学校有食堂,我中午也不必天天回家,这样,我一天花在路上的时间也就10分钟。
我第一天进学校就惊呆了,我原来的学校是平房、土操场,可新校园不但有漂亮干净的楼房,而且操场是塑胶操场。最让人兴奋的是,学校还有多媒体教室。学校的老师非常负责任,现在我的英语、语文成绩提高很快,这跟环境有关,也跟老师的负责分不开的。
回顾2006
2006年7月
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去年7月,北京市启动了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工作,25万名流动儿童少年在公办中小学接受义务教育,但还有未经批准的自办学校200余所学生10万人。
经过进一步规范整顿,目前共规范自办学校58所,分流18122名学生到公办学校或者已经批准的民办学校就读,市级财政下拨8000万元用于补助学校因招收流动人员子女所需的基建、修缮和设备经费。
2006年9月
郊区县学生免收学杂费
2006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对远郊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减免费用由市、区县财政各分担50%。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0个远郊区县的学生免交教科书费;山区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残疾学生每人每年提供300元助学补助;农村户籍的住宿生、特教学校住宿生、城乡低保家庭的住宿生免交寄宿费,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伙食补助。
2006年12月
城乡百所学校对口支援
去年12月本市已经有103所市级示范高中校、优质初中校和小学校与103所远郊区县农村中小学签订了为期5年的手拉手对口支援协议。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11月,103对学校互访交流1423次,参加互访交流的干部、教师、学生达16527人次。此外,一些城区优质学校还主动扩大支援范围,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传播到更多郊区农村学校。
信报记者 杜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