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至2006年,全省农村发生火灾7536起,死亡419人,消防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缺乏消防常识……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春节临近,如何提高我省农村抗御火灾能力?———
李宏本报记者李丹文/图1月7日凌晨4点,郫县友爱镇清河村四组的一个农家院落发生大火,除抢救出一台电视机、一辆电瓶车和洗衣机外,六间瓦房毁于一旦。
数据显示,2001年至2006年,全省共发生火灾23192起,死亡730人,其中农村火灾就有7536起,死亡419人,分别占总数的32%和57%,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农村消防面临哪些困境和尴尬,到底路在何方?春节临近,如何让广大农民过上一个幸福安全年?1月上旬,记者深入雅安等地农村乡镇调查采访。
安全检查普遍没有消防设施
雅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市,全市农业人口123万人,约占总人口的80%,长期以来,农村消防工作严重滞后。2006年,雅安市共发生火灾74起,死8人、伤4人,直接经济损失162.1万元,其中火灾死伤个案全部发生在农村。
去年,雅安市消防支队对当地雨城、天全、芦山和名山等区县农村进行安全检查后发现,农村消防安全基础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导致农村火灾高发的首要原因。
农村地域广,分布散,交通不便,且道路崎岖狭窄,不利于消防车辆行驶,加之目前尚有101个行政村未通公路,给火灾扑救和防火宣传、检查带来极大困难。
由于经济欠发达,农村普遍没有室外消火栓、手台机动泵,水枪、灭火器等必要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就手足无措,往往是小火引发大灾。
此外,许多农村院落为年代已久的木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且多毗连成片,用火用电条件差,水源普遍缺乏,这些都是引发火灾的重要隐患。
“广大农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消防常识缺乏也是火灾易发的重要原因,”雅安市消防支队政委陈小勇认为。据调查,雅安市80%的农民只具有小学文化水平,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农民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消防知识培训,也没有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自防自救技能,一旦发生火灾,基本不能自救。
古镇景区农村防火新问题
2005年4月8日,泸沽湖镇用火不慎发生大火,烧毁场镇的38间商铺;2006年2月12日,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关楼发生火灾。两起火灾的背后,折射出旅游景区,特别是处于农村集中居住区的景区防火问题亟待解决。
我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区多。景区周边城镇、旅游设施承载着大量的人流、物流、车流,且毗连农牧住户,灭火救援力量比较薄弱。周边一旦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影响甚至危害景区。
雅安市消防支队政委陈小勇说,雅安市的上里古镇就曾存在很多消防问题。上里古镇处于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周围居住有几百户农民,古镇内至今还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这些建筑中80%都是木质结构,耐火等级很低。
2005年前,古镇曾发生过多次火灾,均因居民用火不慎造成,烧毁了很多文物和建筑物。
沉痛的教训让上里古镇的居民和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于2005年8月成立了义务消防队,队里有4名专职消防队员、10名兼职队员。古镇管理局每月发放给义务消防员700元的工资,每年还请县消防大队对他们进行业务培训。
现在,古镇的义务消防队已配备了两台机动消防泵、1000多米水带、8支水枪和3部云梯,出警10余次。义务消防队副队长王开君告诉记者,消防设备和消防员配备以后,古镇查出了多处火灾隐患,至今上里古镇还没有发生过大的火灾。
财政保障撑起消防“保护伞”
雅安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一直比较困难。农村消防问题多,长期投入滞后是关键。穷财政如何撑起广大农村消防安全的“保护伞”?
结合当地实际和特点,雅安市消防支队去年提出了乡镇消防基础设施“1123”工程,即“全市每个乡镇建立一支义务消防队,配置一台机动消防泵、两支水枪和300米水带”,充实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去年12月25日,雅安市167个乡镇均已配齐这些设备。
资金方面,由市财政和各区县财政分别解决50%的经费。对于配备不少于10人的义务消防队,雅安市还要求区县政府按每人每年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对队员给予训练和灭火补贴。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到位,无疑为举步维艰的农村消防注入了第一剂“兴奋剂”。
凭借“1123”工程的东风,去年,雅安市消防支队、芦山、天全和宝兴消防大队各添一辆业务车,雨城区中队新添一辆举高消防车和水罐消防车,名山、芦山、石棉和汉源县也新购置了一辆消防车,各区县政府专职队也添置了一大批消防装备器材。
专家支招提高火灾抗御力
省消防总队防火处专家表示,我省特有的地理条件也造成了农村消防安全形势严峻。
西部农民居住集中的地区,农村城镇建设发展快,但规划跟不上,布局不合理,交通条件差,供水系统不完备,建筑物耐火等级低,专业扑救力量缺乏,极易火烧连营;而攀西、“三州”和盆地边远山区等农村,地广人稀,农民居住高度分散,发生火灾后,不但难以得到专业消防力量救援,也得不到周边群众及时救助。
鉴于我省农村的实际,防火专家指出,提高农村抗御火灾能力要从多方面抓起:毗连城市各类功能区消防规划要与城镇规划同步编制、同步实施,确保消防安全布局、消防通道、市政消防供水等公共消防设施一步到位;农村城镇规划中,逐步提高市政公共消防保障水平和各类建筑耐火等级,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加强旅游景区周边农户管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农户尤其是农村大院的消防安全,培养健康的防火安全民俗民风。
“要借助科普知识下乡、村组居民会议等多种渠道,使村民掌握如何安全用火、用电、用油,力争把发生火灾的几率降到最低。”根据农村实际,消防专家特别对广大农民作出消防安全提醒:
日常生产生活所遗留的灰烬要用水将余火彻底浇灭,每个家庭灶门要清、水缸要满;不要在草地、草垛附近吸烟;使用电热毯、电暖器等电器取暖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尤其是在雨、雪、风天气加强对电器线路的检查,防止短路引发火灾;要加强传统节日的火灾防范措施,不要在树林、草垛和仓库及易燃易爆场所附近焚烧香纸,燃放烟花爆竹。
针对农村老人和孩子缺乏消防知识的情况,专家提醒:学校和家长要教育孩子不在野外玩火、点火,不要在家中随意开启煤气灶、随意摆弄家用电器等;家长外出时,不要将孩子反锁家中;老年人要摒弃床上吸烟、乱扔烟头等不良习惯,发生火灾要及时报警并采取有效自救措施,无法应对时立即逃出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