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中梁镇,村民们将萝卜搬运上车,送往市场 本报记者 石涛 摄
本报今起开通“助农热线”
农产品不知道卖到哪儿,庄稼出了问题不晓得怎么回事……遇到这些难题,农民朋友们不用发愁了。今天起,本报将开通“助农热线”66099999,为农民朋友、商家以及农业专家,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本报讯(实习记者 董杨 记者 龚予)“大部分萝卜都卖出去啦,每斤能卖到两角。”经过本报数天来的连续追踪报道,中梁镇烂在地里的200吨萝卜卖火了。
到目前为止已销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预计春节前会全部卖完。
萝卜每斤卖到两角
昨日,记者刚走进中梁镇龙泉村,就见一辆5吨的货车停在路边,一菜贩正与村民讨价还价。
“1角5,市场上就这个价。”菜贩一边检查萝卜,一边还价。“低了,现在萝卜都卖得差不多了,价格要高点才行,起码2角2。”萝卜卖得好,村民还价都有了底气。
站在路边“争”了半个小时,最终双方以每斤两角成交。大货车一口气装了12吨,全部拉去了盘溪批发市场。
本报促销 春节前全卖完
“真是谢谢你们的宣传啊,以前滞销的萝卜现在成了香饽饽,价格也涨了,原来1角5都没人要,现在能卖到2角了。”镇政府农业服务中心吴老师乐呵呵地说。
吴老师说,自从本报报道萝卜滞销以来,就有很多商家去洽谈,这两天进入了一个销售高峰,每天10点前至少有七八辆车来拉萝卜。以前每天只卖得出10多吨,现在最好的时候一天能卖50吨。如今,200吨萝卜只剩下80吨左右,最晚在春节前可以全部卖完。
记者在盘溪批发市场看到,批发圆萝卜的菜贩大约8家,他们都称萝卜来自中梁镇。
编后
萝卜不是小事情
中梁镇的萝卜销不动了!一条普通不过的信息,却引起了本报的高度重视,由此开始了一场持续数天的“促销行动”。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梁镇萝卜滞销?本报记者一进中梁镇,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情况:原来是农民朋友信息不畅通,不知道什么地方需要萝卜,而需要的地方也不知道中梁镇还有这么多质优价廉的萝卜。媒体在这里恰好可以充当中间的桥梁。
于是,本报在版面显著位置将农民朋友的求救信号发布出去。报道引起了众多商家的关注,他们纷纷致电询问。本报再度牵线,由记者陪同商家二进、三进中梁镇,农民朋友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今年萝卜的问题解决了,更有很多热心读者支招,一些专家也就萝卜的深加工提出建议,这些好的设想一经见报,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场拯救萝卜的行动背后,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媒体搭了一座桥,让不对称的消息畅通;政府出了一把力,为农民朋友们想点子、拓门路;市民、专家也都参与进来,支招献策。
萝卜虽小,意义重大,在“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整改活动中,可能很多都是和萝卜一样的小事,但却件件蕴涵了国家繁荣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