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员正在认真检验药品。
“是药三分毒”,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上市之后的药品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就成了公众用药安全的“防护网”,这个网铺得有多大,多牢固,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健康。
未满周岁即接受考验
轰动全国的“齐二药”假药事件,最早就是通过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现的。2005年9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的广州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州ADR),尚未满周岁,就迎来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考验。
去年五一长假的时候,广州ADR负责人收到中山三院的电话,报告了8例疑似亮菌甲素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消息很快上报到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采取果断措施,紧急向上报告;调派专家迅速到医院详细了解情况并正式报告省ADR。相关人员结束度假,紧急待命,与市ADR一道充分做好相关准备。时间就是生命!广州ADR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为遏制事态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指导下,迅速查明“齐二药”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含有高达30%的二甘醇。使这一起震惊全国的假药恶性事件得到了及时的查处,防止了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社会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不足
由于广州ADR成立不久,在工作中还遇到很多难题。首先是药厂不愿意上报。我国大部分企业不重视ADR,许多药品生产企业认为,暴露药品不良反应就会遭到该药禁止进口、销售和使用,因此不敢主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更不愿意报告不良反应;另外部分医院上报不良反应的积极性还不够;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较少,主动报告的更是微乎其微。
三管齐下铺建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为了推动监测工作更好地开展,广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采取措施。广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江英桥主任介绍,首先是药监系统和卫生系统已经联动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对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医务科长、药剂科主任及各区、县级市卫生局医政科长进行ADR监测工作相关知识的业务培训。
与此同时,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不断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家库,搭建药物分析、再评价的研究技术平台,提高我市ADR监测工作准确分析、评估及报告水平。目前,已有52家医疗机构上报的593名副高以上医学、药学专家被纳入专家库。将各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工作列入医疗机构用药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将其纳入医院管理年的考评内容;推动法定报告机构备案。
另外,加大培训力度。对100多家医疗机构,5496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把我市ADR工作深入基层,利用日常监管手段以区分片发动、培训,促进ADR上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