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周而复始。一部浩瀚的人类历史,怎样写就?
仰天俯地,叩古问今。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转折中,有着怎样颠扑不破的真理?
……
1949年10月1日,面对天安门城楼下成千上万高呼“万岁”的人民群众,毛泽东以他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对此作了回答:“人民万岁!”
“人民万岁!”——从共产党的领袖、人民军队的统帅口中呼喊出的这四个字,深沉浑厚,掷地有声。
| |
这是对历史的作答。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王朝更替。民心向背,正是历史背后强大的支撑力量。
这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之所以改变、影响、创造着历史,根本的就在于他们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把服务人民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一
一
支伟大的军队,只有深深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赢得胜利。
历史上,罗马军团的荣耀,蒙古铁骑的辉煌,八旗兵的骁勇善战……都如匆匆过客,昙花一现般走向衰败。而我们这支从南昌城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却如电光石火划破历史星空,一路披荆斩棘、攻坚破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在数千年苍茫岁月里,人民群众在统治者眼中只不过是可以任意驱使的“牛羊”,是一群无知无识的“群氓”,军队也始终扮演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角色,充当着镇压人民群众反抗的暴力工具。惟有马克思主义者第一次公开宣称,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是社会历史变迁的推动者,无产阶级军队必须“为全世界劳动者的利益而奋斗”。从此,“服务人民”就成为无产阶级军队的最高行为准则。
军队的性质宗旨,说到底就是“听谁指挥、为谁服务”的问题。“攻战之本,系乎民心”。我军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缔造和领导的一支新型人民军队,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全部的奋斗哲学浓缩成通俗易懂的四个字——“服务人民”,并深深镌刻在光荣的战旗上,化作一种理性的自觉。在我们这支人民军队眼里,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仰天俯地,要无愧于人民。“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这雄壮的歌声昭示着我军与人民的血肉联系,诠释着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宗旨,体现着人民军队的价值观和终极目标。服务人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孜孜以求,无怨无悔,以不懈的奋斗展示着人民军队的博大与永恒!
二
古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力大无比,战无不胜。可一旦离开大地,就会轻而易举地被敌人战胜。原因就在于他的力量源于母亲大地:依靠大地,安泰是所向无敌的战神;离开大地,安泰如软弱无力的绵羊。
军队与人民,如同安泰与大地。人民是军队之母,服务人民是我军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力量之源。只有服务于人民,才能赢得人民;只有赢得人民,才能赢得胜利。80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了服务人民这一根本宗旨。
翻开我军历史的画卷,我们看到的是与人民海一般的深情和厚意;透过代代相承的薪火,我们看到的是对人民山一样的责任和使命。从八一南昌起义到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从百团大战到三大战役……人民军队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血洒疆场,在历次战役战斗中先后有100多万将士壮烈牺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支援经济建设的工地上,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红星闪耀。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安康,我军官兵始终把服务人民看得高于一切,用牺牲奉献书写了对人民的无限忠诚,用生命践行了人民军队的崇高宗旨,谱写了神圣而辉煌的乐章。
当一个个英雄壮举定格为一种精神典范时,当一曲曲奉献之歌合奏为一种时代强音时,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热爱,就会化作一种气吞山河、石破天惊的力量,人民军队就拥有了无比雄厚的伟力和无比坚强的后盾。
——红军扩编招兵,苏区青年踊跃报名,母送儿、妻送夫;红军筹粮饷,苏区人民慷慨解囊,妇女捐出耳环首饰;红军架浮桥,百姓拿来家里的木料门板;长征途中,各族群众为掩护红军伤员,甘冒生命危险……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我军成功地创造出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一系列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让日本侵略者葬身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转战陕北期间,由于人民群众的支援,我军创造了以2万兵力战胜胡宗南23万大军的战争奇迹。随从毛主席、党中央机关的只有2000人,敌人始终找不到我们的踪迹,而我们对敌人的行踪却了如指掌。
——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中,人民群众更是男女老幼、举家举村而动,推着小车为部队送物资、运伤员。陈毅曾感慨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曾经指挥80万大军在淮海战役中与我军决战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在惨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败在敌人手里可以挽回,败在老百姓手里,再也无法挽回来了!”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我军的光辉历程揭示了数千年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条铁律:天下大势,系乎民心;民心所向,天下归之;军民同欲,所向无敌。
三
斗转星移,当历史穿过战争年代的硝烟,定格在21世纪之时,“服务人民”,这一曾经在我军历史的时间链上创造过无数辉煌的政治优势,必将在新的征程上闪烁出永恒的生命之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着眼世界格局变化和国家发展全局,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鲜明地提出了我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这一历史使命,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意志、国家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高度统一,履行好这一使命,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也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服务人民。
历史使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挑战和机遇、风险和希望并存的21世纪,在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祖国和人民的守护神,人民军队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迫切要求我军抓紧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增强应对危机、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能力,迫切要求建设一支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迫切要求我军更好地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稳定的神圣职责,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出贡献。
这是历史的使命,也是人民的嘱托。身居军营,胸怀天下大势;身处盛世,毋忘国家安危。每个革命军人都应当牢固树立根基在民、血脉在民、力量在民的观念,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视人民利益重于一切,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军队各项工作。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担当起历史重任,无愧于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光荣称号。
四
服务人民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真诚的付出,是忘我的投入,是用生命诠释的书,是用心灵开拓的路。
“为了人民的利益,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这庄严的军人誓词,激荡着一代代革命军人的心灵,滋润着人民军队的精神世界,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当代革命军人价值理念的最深部。无论是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和平时期,忠诚不变,薪火相传,服务人民始终激励着无数官兵,紧紧地团结在鲜艳的党旗下,谱写神圣而辉煌的乐章。在我军的群英谱上镌刻着一个个闪光名字: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苏宁、李向群、杨业功……他们把全部身心和生命融入人民的事业,用智慧和勇敢,用生命和热血注解着革命军人的誓词。
服务人民,是我军的核心价值所在。一个人,如果核心价值错位,就会导致颓废堕落;一个社会,如果核心价值缺失,就会陷入一片混乱;一支军队,如果核心价值偏移,就会滑向深渊。军队的核心价值观影响着每个军人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支撑和左右着军人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人民军队的价值观,只能是服务人民!革命军人只有自觉地把服务人民转化为政治信念和行为准则,才能从服务人民的行动中获得快乐,从他人的幸福与满足中体验幸福与满足。个人因为服务人民而高尚,社会因为服务人民而和谐,生命的意义因服务人民而升华。
服务人民,必须有真本领。军队作为武装集团,是为国家安全、民族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存在的,其根本职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不同的军事岗位连接成了一张互联互动的大网,每个岗位都将在未来战争中扮演“关节点”的角色,都是施展才华的最佳平台。军人能不能给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决于我们有没有能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建设信息化军队的伟大实践中,每个同志都要争当打赢先锋、时代先锋,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现代科技知识锻造手中利剑,用创造精神开拓脚下事业,用忠诚谱写精武报国的人生。“虽言安邦赖股肱,平凡岗位亦建功”。只有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孜孜求索,提高本领,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才是服务人民的最好体现。
服务人民,就要勇于牺牲奉献。军人是为战争而存在的,对军队来说,没有平时与战时之分,只有打仗与准备打仗之别,牺牲奉献总是伴随着军旅生活。这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也渗透在军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甘愿在雪域高原、茫茫大海、沙漠深处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地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与寂寞相守,与艰苦相伴,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广胸怀,没有“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的牺牲精神,就无法抵御诱惑,经受住考验。革命军人都应当在为祖国安宁、民族昌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无私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人民军队新的辉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服务人民”的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服务人民”的品质永远为人称颂,“服务人民”的信念永远激励革命军人不懈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