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丛飞精神”入选流行语
2006年媒体十大流行语出炉,“和谐社会”位居综合类榜首
晶报讯据《北京晚报》报道,过去的一年中,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什么?昨天上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
| |
在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中,“和谐社会”位居榜首。而在文化类中,在上半年成为流行语的“郭德纲(blog)”被“于丹”、“易中天(blog)”两大百家讲坛的文化名人取代,“百家讲坛”与“潜规则”同样受到了关注。医疗卫生类,食品安全成为各大媒体讨论的焦点,多宝鱼、福寿螺、红心鸭蛋纷纷上榜。在社会生活类,由“超女”引起的“海选”一词仍然跻身前十。房价、养犬、看病难都是去年人们关注的重点。体育类中,刘翔继续风靡,而主持人黄健翔也因世界杯上的一吼赢得了颇高的曝光率,成为“十大”中的一员。此次发布的流行语新增了自然灾害专题和台湾专题的十大流行语。
据介绍,此次流行语发布的语料来源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平面媒体分中心报纸语料库、有声媒体分中心广播电视语料库。包括2006年15家主流报纸的4.9亿字语料,12家电视台165个栏目的12135个节目的文本文件,7家广播电台51个栏目1600个节目的文本文件。
据悉,从今年开始,活跃的网络语言及BBS的语言也将进入统计范围。
2006年媒体十大流行语
一、综合类
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青藏铁路、自主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非合作论坛、长征精神、消费税、非物质文化遗产、倒扁二、国内时政类
《江泽民文选》、创新型国家、公民道德建设、两岸经贸论坛、农村义务教育、两岸农业合作、俄罗斯年、丛飞精神、软实力、反腐倡廉三、国际时政类
哈马斯、潘基文、六方会谈、卡斯特罗、陈冯富珍、伊朗核问题、泰国政变、联合军演、安倍访华、朝鲜核试验四、经济类
循环经济、基金热销、交强险、商业贿赂、自主品牌、外资银行、流通股、二手房、现代物流、能耗五、科技类
机器人、概念车、科博会、冥王星降级、航展、数字家庭、庞加莱猜想、信息超市、流氓软件、汉芯六、文化类
文博会、文化创意产业、孔子、原生态、百家讲坛、于丹、潜规则、易中天、草根文化、恶搞七、体育类
多哈亚运会、都灵冬奥会、德国世界杯、刘翔、齐达内、郑洁、丁俊晖(blog)、黄健翔、鸟巢、水立方八、社会生活类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社会保障、房价、养犬、看病难、一卡通、留守儿童、北京车展、海选九、医疗卫生类
社区卫生服务、禽流感、假药、食品安全、多宝鱼、平价医院、“欣弗”、福寿螺、狂犬病、红心鸭蛋十、自然灾害专题
“桑美”、“碧利斯”、泥石流、沙尘天气、干旱、“格美”、森林火灾、热带风暴、高温天气、唐山地震30年十一、台湾专题
弊案、马英九、赵建铭、施明德、“废统”、“公务机要费”、“倒阁”、新潮流系、检调、北高市长选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