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见习记者李稹)创造性地把解决农民工和“城中村”问题纳入“三农”工作,在省内率先出台新农村建设规划,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参合率达到全省第一,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昨天下午,在杭州市农办召开的200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新闻通报会上,一系列荣誉给杭州“十一五”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画下了圆满句号。
| |
2006年市县两级财政支农资金超过40亿元,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大地。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都市农业阶段性成效明显,农产品出口交货值接近100亿元,农产品运销“绿色通道”为农民减少流通支出379万余元。为实施和深化的减轻农民税费负担、推进“百千”整治工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乡村通达工程、抓好农村教育培训、深化“49100”帮扶工程、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科技文化信息服务、强化农村生态建设等9件为农民办实事项目,目前全面完成。
在会上,市农办副主任、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幼钧还透露了今后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到20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村镇布局合理、经济持续发展、村容明显改善、社保全面覆盖、素质整体提高、社会和谐发展。
到2020年,把杭州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先行区、全国模范区,农业总产值年增长7%以上。完成撤村建居任务,加快乡、村撤并力度,全市建成30个中心镇。80%以上的行政村达到重点整治村要求。加强农村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森林覆盖率达到68%。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恩格尔系数30%以下。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水平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或上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到上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以上,农村低保标准与城镇低保标准的差距控制在1∶1.5以内。城市化率达到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