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是回顾与总结的时候,图书业也不例外。也是,一年了,总会有些值得关注的书和人。而我只是借一点版面,说说自己的阅读印象。
《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姜鸣著,三联书店版)。晚清的历史值得回味和思考,关键在于有一个恰当的视角。
| |
《明亡清兴六十年(上)》(阎崇年著,中华书局版)。以《正说清朝十二帝》声名鹊起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又依托“百家讲坛”推出了这本新著。这次作者“正说”的对象是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至清顺治元年(1644)福临定鼎北京的六十年历史。书中突出了明亡清兴的一个关键性人物———袁崇焕,以其人生的起落沉浮为主线,勾连起六十年的风雨沧桑与置身其中的各色人物:努尔哈赤、皇太极、万历帝、天启帝、魏忠贤,等等。在作者眼中,袁崇焕的命运就是折射明亡清兴的一面镜子。该书的叙事方式有三个特点:即善于归纳与概括,恰当运用比较方法和注重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这为读者认识这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提供了一条捷径。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版)。和前两本比起来,本书显得学术些,但写的内容却是很多人身边的人和事。本书荣获2005年度列文森图书奖,作者是位在美国做了近20年研究的华裔人类学学者,他以深厚的专业积累与丰富的调查材料,从中国东北一个普通村庄———下岬村的私人生活史写出了整个社会的变迁历程。在笔者看来,本书最大的意义或许并不仅仅在于研究范式的转变,更在于为历史写作注入了一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让“个人”成为叙事的主角。婚姻生活、情感世界、家庭冲突、两性关系、赡养老人,等等,这些平淡无奇的琐事,不仅成了学术研究的对象,更忠实记录了下岬村人几十年历史与命运的变迁。看来,历史研究只要有个性魅力,学术著作也一样能够被读者认可和接受。
历史是人类的记忆,历史知识是每个人必备的素养,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来说更是如此。具有鲜明个性与彰显人文关怀的历史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