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重庆八大民心工程
200个社区服务站建成,210迎宾大道两旁绿树成荫……通过一年的努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06年民心工程,终于向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50个项目中,超额完成26项,全面完成19项,基本完成3项,因旱灾和国家调整投资计划未完成的有2项,完成率达到96%。
| |
今日起,本报推出“关注2006八大民心工程”系列报道,让市民从细微之处看到民心工程带来的新影响。
一、就业再就业工程
1.农民工去年务工赚回283亿元
去年,我市农民外出打工的总收入预计将达到283.1亿元,全市农民平均务工收入为1203.7元,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这一数据比上年增长18.3%。去年一年,我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1.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了706.3万人。
2.406个定点机构订单培训21万人
“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培训20万人”,去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将这一目标纳入了“八大民心工程”之中。为此,市农业局确定了406个定点培训机构、52个专业工种、8万个培训指标,全年共完成订单培训21.85万人。
3.新疆摘棉工赚了2.35亿元
去年的夏天,我市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为了确保减产不减收,我市及时组织向新疆输送摘棉工11.59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2.35亿元。同时,我市还与新疆建设兵团签订了长期劳务合作协议,确保了我市季节性务工的持续规模输出。
4.已有185.3万农民工加入工会
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累计发展185.3万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方便维护自己的权益。此外,去年,我市一共为89.9万进城务工农民办理了流动人口居住证,全市累计登记进城(主城)务工农民工总数已达到了140万人。
5.免费培训600创业者成功当老板
去年,我市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就业人员新增了40.3万人,总数达到605.7万人,其中三产业的增量和总量几乎占到了一半。
专门为创业者创办中小企业的“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工程创业培训班”,从2003年至2006年,分别依托市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和万州、黔江、永川、涪陵4个培训分中心举办了共16期免费创业者培训班,参加培训的人数有1818人,其中约600人成功当上了老板。
据了解,我市不仅培育了一批中小企业家,更培育了19个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包括企业539户,解决了33411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农民工24390名。目前,全市产值上1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65个,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中已培育出了有效期内的215个市级名牌产品、10个驰名商标,成为我市名牌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饮用水工程
80万人告别饮水难 省钱1.2亿
去年,我市又有80万人告别了饮水难。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仅去年一年,我市就累计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总投资3亿多元,建设各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367处,实施抗旱应急打井工程4.2万余眼,解决了80万人的饮水安全和因旱缺水问题。
随着大量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建成,各类地方性疾病也得到了有效抑制,算下来,全市每年可节省农民开支1.2亿元。而且,由于饮水问题解决了,省下来的劳动力每年还可产生8亿多元的经济效益。
另据市扶贫办的消息,去年,该办安排贫困地区饮水项目472个,覆盖548个贫困村,直接受益人口达到了20.7万人。同时,市爱卫办还透露,去年,我市还有30多万农民用上了自来水。
三、城镇住房工程
1.去年2.5万户居民告别危旧房
从2006年至2010年,我市将完成危旧房改造约590多万平方米,让15万户居民住上新房子。日前,市建委副主任但小龙透露,仅去年一年,我市就完成了148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有25803户居民告别了危旧房。
但小龙表示,2001年至2005年主城区实施危旧房改造以来,我市共完成629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有20万户居民告别了以往的干打垒、捆绑式和砖柱夹壁等不配套房屋。
通过调查,我市主城还有约590多万平方米的危旧房存在。“5年内,我市将再改造590万平方米”,但小龙透露,去年,“民心工程”确定的改造目标是120万平方米,但是到了年末,我市共完成了148万平方米的危旧房改造。
2.1541户贫困残疾人搬进新家
市残联负责人日前透露,截至去年11月30日,我市共投入3855.3071万元,为1541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改造了住房,受益残疾人1850人,超额完成了“民心工程”所定任务。
据悉,去年初,市残联对全市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住房状况进行了摸底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市还有近2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住房需要改造。同时,市委、市政府将我市10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旧房改造项目列为2006“民心工程”。
目标确定后,市残联与各地签订了2006年农村残疾人危旧房改造任务计划和资金落实协议书。除了市财政投入的170万元资金外,各项目实施区县还为每户农村贫困残疾人落实了资金1500元以上。本报记者 高晓燕 林克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