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网络时代,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是否构成一个领域的新闻热点,那么,你就上网点击他的名字。点击董保存,上万条信息会告诉你,他是军事传记文学领域无法绕开的一个新闻热点人物,他创作、编辑、策划的图书基本囊括了这个领域国内重要的出版奖项,《亮剑》等书的畅销,带动了新一轮军事题材作品热……借着他又一部新作的问世,我采访了他。
记者
:去年年终岁末,你的又一部军事传记文学作品《笔记开国将帅》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刚拿到这本书时,书名上的“笔记”两字就吸引了我,我本能地觉得“笔记”似乎离真实更近。你将这部传记文学作品的书名冠之以“笔记”两字,是否为了突出它的真实性?
董保存
:是的,我想于书名中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这是一部采访之作,是第一手材料。现在传记文学很火爆,但我们对传记文学市场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有人谓之:“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以为用这句话比喻很形象。一方面传记文学作品是图书排行榜的常客、出版社的宠儿;另一方面却又不乏重复、抄袭之作,剪切和粘贴成了某些人出“短、平、快”这类书的法宝。我的许多军事传记文学作品就被有些人肢解、拼接,改头换面卖给广大读者。
为什么抄来抄去的书还能热销?这既说明真实记录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纪实作品还太少,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更预示着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20世纪80年代,我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发表了三部小说,可销量都不太好。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通过采访,写了一部纪实作品,没想到首批就卖了10万册,全国有上百家报刊转载,印数很快翻着番地往上涨。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为什么辛辛苦苦花一年时间写的小说只能卖几千册,而很短时间一气呵成的传记文学作品却一下子卖了20多万册?非虚构类图书以其真实性赢得了读者的青睐,也使我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
重视采访、用事实说话是我写传记的原则,“笔记”正是这一原则很好的载体。另外“笔记”在捕捉细节上有优长,对一个事件的“记述”它可能无法做到非常完整,但却可以留下传神之处。
记者
:这是一部很奇特、也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书。你花了10多年的时间,采访了大批开国将帅和数百名知情者,用真实的笔记,勾勒出他们的独特个性。这次结集成书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信广大的读者和我一样期待着你的下一部作品。作为记者,我特别羡慕和敬佩你,不知你何以能采访到这么多开国将帅,是否吃过闭门羹?
董保存
:说实在的,当我拿到散发着墨香的样书时,心中确实感慨万千。当年我采访的许多老将军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而他们却已驾鹤西行。无情的时间,使他们都已成为过去,成为了历史。庆幸的是,我的这些笔记,将他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片段留给了读者。
我这一代军事传记文学作家,在年龄上应该算是他们的晚辈了,采访中我与一些老将军还成了忘年交。我说这些的意思是,时间很紧迫了,我们得赶紧从老将军那里抢救史料,而我有了这个机会。20世纪80年代,一大批老将军退居二线,这些创造历史而无暇书写历史的人,现在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写自己的回忆录了。我受命帮莫文骅将军写回忆录,由一个人到几个人,我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采访网络。
说到采访吃闭门羹,还真有一回。我写《毛泽东与蒙哥马利》时,须采访当年负责接待蒙哥马利的熊向晖。他1937年12月至1947年8月受党的派遣,一直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任胡宗南的侍从副官、机要秘书。他将胡宗南交给他的两份秘密文件,一份是蒋介石核准的攻略延安方案,一份是陕北解放军兵力配置情况,报告给我方,为保卫党中央作出了特殊贡献。他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一次采访他时,因为堵车晚了5分钟,怎么敲门他也不开。后来才知道,这位老地下工作者,对时间特别敏感,不论什么会面,绝对提前两分钟到,对迟到深恶痛绝,而且对谈话者也有要求,要有备而谈,谈到点上,谁要浪费时间,他就会下逐客令。
这件事促使我对每一次采访,事前都做认真准备。可以说,采访中的好作风,不少就是老将军言传身教的。有人说,好的报告文学不是写出来的,而是走出来的。写好军事传记文学何尝不是如此。80年代中期,我编辑肖克上将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跟着他跑遍了红六军团长征经过的地方。令我十分惊讶的是,年纪轻轻的我,走路竟然跟不上年事已高的肖克将军。而我觉得更跟不上他求真求实的写作精神。在他那里我不仅结识了一大批老将军,也懂得了好的作品靠脚走出来的道理。
记者
:军事传记文学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繁荣的态势,但也暴露出一些明显的缺陷,有些作品千人一面、千部一腔,人物形象、语言雷同太多,以致读者对它们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怎么都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是真的吗?你书中所写的开国将帅,其经历、其故事、其语言,很有个性,请谈谈你这方面的创作感受。
董保存
:造成纪实作品雷同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采访不深入、不扎实却是绝对的。特别是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的纪实作品,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孕育出了比任何虚构的文学作品情节都要吸引人的“新闻”细节,写这一题材的作者只要睁大“新闻眼”,在采访中加以捕捉,不出彩才怪呢!我写军事传记文学作品有10多年,越是深入这个领域,去探究,去寻觅,就越感到在现实中发生的远比编造的故事生动、深刻、有意义。写这本书时,当我翻开那厚厚的一摞采访笔记本,整理着自己当年记下的文字,许许多多极富个性的细节,常常令我拍案叫绝。不少笔记片段甚至无须润色,人物形象和个性已跃然纸上。
上世纪80年代,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将军对美国军队进行友好访问。将军是幽默的,他独特的谈吐使美国同行感到惊异。一次晚宴上,一位美国将军问:“洪将军,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洪将军笑笑说:“我是你们美国的大学毕业的。”翻译一惊,直译过去。美国将军不解,又问:“我们的哪所军校毕业?”“你们的空军大学。”洪将军回答。美国将军这才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说:“那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办公。”洪将军说:“你们的空军大学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呐!”谁都知道洪将军说的是50年代的那场战争,美国空军对我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进行了疯狂的“空中绞杀战”,他们的封锁最终被我们打破。多么精彩巧妙的对答,就发生在现实中,靠编能编得出吗?
一次采访中,黄克诚大将的警卫员告诉我,大将有两个不雅的绰号——“黄瞎子”和“黄老头子”,我觉得这里面有故事,忙让他细说说。他说大将高度近视,战时夜行军,前面的人喊:“有坑,跳!”他就跟着跳。有一次,前面的小鬼捣蛋,没有坑也跳,他在后面也跟着一蹦一跳,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我曾就此事核实于黄老将军,他笑骂道:“那个坏小子!”
算下来我采访的开国将帅计有80名,可以说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细节。一些传记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和语言之所以雷同,可能与作者疏于采访,造成了人物个性的缺失有关。个性缺失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失真。真实是个复杂的东西,有时庄严,有时谐趣,有时出乎人的想象,有时甚至冷不丁把你吓出一身汗来。作为传记文学作家,有责任将真实活生生地交给读者。
访谈人物小记
董保存
:现任解放军出版社副总编辑,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创作和编辑工作中,成果颇丰,曾数十次在军内外获奖。创作的纪实文学《毛泽东与蒙哥马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编辑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编辑的长篇小说《亮剑》,成为屡上排行榜的畅销书,近期被评为“中国当代十名优秀传记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