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底,银监会调整和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这是一个多方利好的消息。对农民来说,一批真正贴近和服务于“三农”的村镇银行和原汁原味的信用合作组织将得以诞生;对一些企业或个人来讲,又多了一条投资渠道;对国家来讲,此举将有助于改善农村地区广大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为打通农民增收致富、农村产业发展的“血脉”,这几年中央想了不少办法,着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农村金融服务也正发生积极变化。从2004年开始连续三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及农村金融改革的内容逐年增加,农村信用社改革也取得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有三成多的农户贷到了所需资金。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量大面广,现阶段很难有效满足,总体看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和服务仍较滞后。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相对于城市金融而言,农村金融改革滞后10年左右,有的地区甚至更长。而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如不加快改革,农村金融将难以担当支持“三农”发展的重任。
此次改革,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有助于增加金融服务提供主体,同时,较低的注册资本可以使更多的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它们之间的相互竞争可以促进优胜劣汰,从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长期存在的服务不足、空白,以及竞争不充分问题。并且,村镇银行、信用合作组织和民营贷款子公司这些新型的机构可把农民自己的利益融化在其中,“三农”和农村金融也就由简单的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转化成共生、共存关系,二者可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然而,鼓励性政策虽然在准入制度上开了一个大闸口,但并不意味着市场化的经营主体愿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同时,人们也担心,政策本身尚在探索期,会有不少尚待完善的地方;从外部环境来讲,试点地区基本上都在中西部,相对而言经济活力不足,风险较大。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还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支持。
应当看到,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不仅需要引入大量的农村金融机构,把他们扶上马,促进他们起好步,同时还要积极研究配套规则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正向激励措施,实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减负,降低其经营成本;通过货币政策适时调整、增加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给,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以及信用体系,以健全的制度环境再护送一程,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人民日报》 ( 2007-01-15 第14版 )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