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的人“谈食色变”,81%的人“饮水思危”,73%的人“忍气吞声”……1月14日上午,《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正式公布。该指数显示,86%的公众认同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39%的认为环境污染给本人和家人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在访问的问题中,被访者最关心的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土壤、水源的不洁和大量化学肥料、农药的使用,使老百姓对直接关系身体健康的食品“举箸不定”。频繁发生的流域水污染事件,让老百姓对饮用水源污染忧心忡忡。对于饮用水污染问题,被访者中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的人达到81%;在城市中,对饮用水不满意和不太满意的占21.7%。对于空气污染问题,被访者中比较关注和非常关注的人达到73%;在城市中,对空气污染不太满意的占39.6%。
该指数还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环保满意度得分为60.20分。该组数据表明,环保意识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积极;环保满意度越高的公众,环保行为的参与度也越高;而其中环保意识对于环保行为的影响表现得更为明显。
2006年环境投诉已达60万人次比2005年增加30%。调查发现,在被访者中,看到污染企业破坏环境,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15.8%,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制止和劝阻,会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占23%。但76%的被访者不知道“12369”为全国环境热线,相对于2005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调查同时显示,10%以上的大城市人认为自己所在城市不适合居住,7.5%的农村公众认为自己所在的乡镇不适合居住。
“民生指数”的首创者、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表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的社会形态。就中国而言,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开放有序的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
环保民生指数
《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是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访问方式包括实地调查和电话调查两种。访问的十四类问题是: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空气污染、垃圾处理、绿化、噪声污染、江河湖泊污染、可持续发展、土地污染、地球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臭氧层变薄和生物物种减少问题。(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