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在百姓眼中不再是神
在当天的参拜者中,几乎没有年轻人的身影。
| |
“除了一些老年人和右翼人士外,现在多数国民对天皇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神山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果然,除了少数像神山女士这样的普通人外,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是右翼团体的成员。他们有一身典型的“右翼行头”:从头到脚一身黑,有的头上紧绷“天皇万岁”的绷带,身披“天皇崇拜”的宣传标语,手举“日本人要团结在天皇周围”的标志牌。知情人告诉笔者,一般的参拜者并不需要这身“全黑行头”,只需穿普通衣服来参拜就可以。
神山女士对右翼的印象很不好,“那些人太可怕了,我觉得他们是来捣乱,破坏气氛的。他们把天皇捧成‘神’,而我没有他们那么崇拜天皇,只是觉得现在的皇室成员们举止优雅,有日本传统美,比以前更容易亲近。”
陵墓真假难辨
由于有关古代日本的史料极其缺乏,这些陵墓究竟是不是天皇陵,其实很难确定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华、刘俊发自北京 天皇陵墓一直带着神秘色彩,即便在日本,“除了考古学家和一些历史研究者外,很少有人了解,更别提去看了”,浙江大学历史系副教授王海燕对《国际先驱导报》说。她曾经在日本学习过两年日本古代史。
陵墓凸现“大和”盛衰
据了解,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就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
这些皇室坟地中,古坟大多利用天然地形造坟,建于山顶、山腰位置。根据古坟堆土的形式,有圆坟,方坟,前方后圆坟,上圆下方坟等等的区别。其中以前方后圆坟的规模最为雄伟,形状也十分优美,再加上它是国外没有而日本独具的形式,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日本高冢式古坟的代表。
根据古坟外形的发展演变,一般又可分为前、中、后三期。有趣的是,它恰好同日本国家开始统一、大和朝廷昌盛、最后走向衰亡这一过程相一致。
早期古坟主要以圆形、山形为主。5世纪以后是古坟的中期,此时古坟结构以前方后圆为主,这一时期,高冢林立,形象地反映着当时大和政权的兴盛和大王的权威。仁德天皇陵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6世纪以后,随着薄葬思想和佛教的盛行,古坟规模逐渐缩小,平安时代末期开始,天皇驾崩后改为火葬,骨灰、头发、牙齿、手臂等存放在寺院的方形堂、多宝塔和石塔里。自第118代后水尾天皇后,再次改为土葬,陵墓的形状变为圆形或上圆下方。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责任编辑: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