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机构和研究者梳理人们关注较多的中国十大经济指标和调控指标,预测新的一年经济大势和政策取舍。
岁末年初,各方分别对2007年中国重要经济指标进行了预测。《瞭望》新闻周刊通过对权威机构和研究者的深入采访,整理出人们关注较多的十大经济指标和调控指标,以此帮助读者了解新一年的经济大势和政策取舍。
一、GDP:去年增速罕见,今年高位稳定
刚刚过去的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增长10.5%左右,为十年来增幅最高,也已连续五年爬高。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大关,达206535亿元,比2005年增幅加快0.3个百分点,但比2006上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对于2007年GDP增长,各家均作出了“高位增长、略微下行”的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GDP增幅预计在10%左右,尽管略低于2006年,但宏观经济仍将保持高位稳定态势,原因在于支持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外贸出口“三驾马车”依然强劲。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预计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态势,但增幅有所放慢,可能首次降至10%以下。
导致GDP增长有所放慢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面仍然偏紧,投资和信贷继续有所放慢;另一方面,受美国经济及我国一般贸易出口放慢影响,出口增长将可能有较大幅度下调。
而支持2007年宏观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因素有三:一是内需仍然比较强劲;二是受资金过剩和低利率影响,信贷和投资降温均有限;三是持续的房地产过热将导致较强的投资增长反弹冲动。
中国社科院:预计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回落,但仍将保持9.6%~10.1%左右的快速发展态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2007年我国GDP增长将随全球经济增长下滑而放缓(国际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下滑0.2~0.7个百分点)。我们认为应通过宏观调控使我国GDP增幅在9%为宜,但增长潜力仍在10%左右,实际增长预计在9.5%左右。
二、投资:去年先扬后抑,今年小幅下挫
2006年,我国城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比2005年下降0.6个百分点,这之中,强力的行政手段调控起了较大作用,使得下半年投资增幅得以在上半年基础上较快回落。
权威机构预测显示,投资将在今年基础上“保持稳定并略微下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07年投资增长仍将保持在25%左右,原因有二:一是支持投资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社会各方的投资欲望及供给能力仍十分强劲;二是投资也将受到市场激烈竞争和宏观调控的制约,比如激烈的市场竞争对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投资者必须深入调研、理性抉择,比如去年以来中央对内蒙古、郑州和上海等违规投资行为的调控效应等,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今年投资增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预计2007年全社会投资规模为13.5万亿元,同比增长22%。
全年投资增长预计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投资增幅将适度回落,这主要受到严控新开工项目、继续把好土地和信贷闸门等调控举措以及去年下半年以来放慢的投资增幅影响;二是季度投资增长将呈“先抑后扬”走势;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将继续放慢,其与2006年较高增长基数及政策效果连续性有关。下半年投资增速将快于上半年,除基数原因外,投资过热源头性因素未得到有效遏制导致的投资反弹是重要原因;三是住宅投资将可能进一步高涨。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2007年,因资金流动性过剩、企业盈利快速增长和地方政府换届比较集中等因素影响,预计投资反弹动力依然很强,全年增长在25%以上,比2006年小幅下降。
三、外贸:去年顺差较大,今年收支趋平
2006年1~11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7.5%,高于进口同比增长20.6%近7个百分点。初步估算,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将达17580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约9630亿美元,增长27%;进口约7950亿美元,增长20%,全年贸易顺差在1800亿美元左右,比上年增加770亿美元。
权威机构对2007年的共识是“出口小幅下行,进口维持今年增速,全年国际收支平衡性好于2006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尽管2006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但由于我国企业对外部竞争环境适应力较强,预计2007年我国外贸顺差仍会较大,进出口增幅分别在20%左右。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2007年我国出口可能会出现较明显的减速。预计2007年出口总额将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增长18%左右,进口总额增长20%左右,贸易顺差为1890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加,但增幅明显回落。
原因有三:首先是美国经济增长正在步入周期性调整,将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从而导致外需增长减弱;其次是我国出口政策的逐步调整将使我国贸易出口在结构逐步优化的基础上趋于放慢;三是今年以来出口增长已经存在内在的减速趋势,这一趋势将在2007年进一步强化,主要是机电或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已经处于下降通道之中。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2007年,外部需求增长将与全球经济增长一起放缓,加上人民币继续升值和出口退税调整等因素,预计我国出口增幅将有较大下滑,全年降到20%,但下半年月同比增长最低可能降到15%。另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我国2007年宏观调控一大重点,预计进口增幅可望维持2006年水平。若此,2007年顺差将突破2000亿美元。(第1页,共3页)页码:1 2 3
四、消费:继续较快增长,拉动整体经济
2006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估计增长13.7%,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权威机构对2007年的预测是“消费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态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2006年持平,预计仍在13%左右,这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不超过11%的消费增幅相比,堪称强劲。
作为本轮经济增长的源头性拉动因素,目前我国的消费增长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水平相适应,能够起到带动投资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作用,反映了市场实体的要求。至于农村居民消费偏低的情况,则需要从长期和根本上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以及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1500亿元,增长13%左右。
支持消费继续增长的原因有二:一是近几年收入快速增长。2005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一直在10%左右,农民人均现金实际收入均超过5%。这将有利于2007年消费的稳定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医疗体制改革,抑制教育乱收费等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乡居民的消费负担。
但消费增长也存在两大不利因素:一是受出口增长显著放慢的影响,就业增长将会放慢,2007年当期居民收入及农民务工收入增长将会减慢;二是投资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的回落也会减慢居民收入增幅。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预计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将继续加快,可望超过15%。这主要得益于三点:一是国家将调控重点放在平衡投资与消费、内需和外需两个关系上;二是政府不断加大完善社保、提高最低工资、保护农民工利益等措施力度;三是居民收入持续提高。
五、CPI:温和上涨,增幅略升
2006年截至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预计全年CPI上涨1.4%,低于上年0.4个百分点。
权威机构对2007年的预测是“物价温和上涨,CPI增幅略有上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计2007年CPI上涨幅度在2%以内,消费品供给与需求增长大体平衡。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预计2007年CPI增幅会比2006年有所上升,增长1.5%~2%。原因有三:一是尽管2007年过剩产能释放力度会继续加大,但由于消费增长仍处于较高水平,物价增长将会继续保持温和上涨;二是由于国际油价和重要进口原材料价格走低,再加上国内燃料原材料行业产能的增加,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将再次走低;三是国内粮价恢复性上涨,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
需要强调的是,CPI增长在轻度的通缩区间(-1%至1%)不会对经济稳定增长形成不良影响,相反,伴随着经济增长适度调整的轻度通缩反而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结构调整。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预计2007年通胀压力加大,全年CPI指数将超过2%,可能达到2.5%。导致CPI上涨的原因有三:一是国际原油价格虽在2007年会回落,但国内成品油价格仍将继续上调,以纠正以往形成的倒挂;二是最低粮食收购价等利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2007年气候因素不利粮食增产;三是近年能源和资源价格上涨向下游消费品传导滞后等,形成当期涨价因素。
六、利率:利率市场化契机浮现?
2006年,央行4月和8月两次提高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其中贷款基准利率由5.85%上调至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利率上调取得了显著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6月份开始下降,7月份之后,信贷增速也开始下降,防止了经济增长由偏快向过热的转化。
对于2007年,不同机构和研究者的意见并不相同。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针对当前利率明显偏低的情况,建议继续提高利率水平,以抑制货币需求。利率调整要体现两方面的政策意图:一是引导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对房地产这一存在明显暴利部门要更大幅度地提高贷款利率,而且严格贷款条件;二是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在金融改革上应“重利率市场化而轻汇率市场化”。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鉴于2007年投资、出口均呈小幅放缓态势,总体经济增长亦有所回落,故预计2007年继续加息的必要性减小,年内降息的可能性则更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鉴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以及目前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大背景,预计2007年我国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目前资金供给充裕,在此基础上再上调资金价格似无必要。(第2页,共3页)页码:1 2 3
七、汇率:稳步小幅升值是普遍预期
2007年1月11日,美元兑人民币冲破7.8关口,人民币币值首次高过港元。而刚刚过去的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3.28%,美元兑人民币以7.807收官。其中一季度升值0.66%,二季度0.31%,三季度1.18%,四季度1.15%,下半年明显加快。
同样,在汇率问题上,各方的意见也不尽相同。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就汇率政策而言,要努力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要继续保持汇率水平的基本稳定,但可放宽浮动的限制、增加市场灵活性。
目前来讲,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发展阶段两方面都不具备汇率大幅升值的条件,最根本的是我国还不具备人民币升值的长期竞争力基础。汇率升值(无论是缓慢性的大幅升值还是快升值)将影响工业竞争力的形成。因此,近阶段通过升值来抑制投资增长和调节内外经济的不平衡,是一种奢侈的政策设想。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预计2007年人民币升值总体将加快,其中上半年较快,下半年减缓,全年升幅5%,美元兑人民币降至7.42。人民币汇率短期变动受美元兑其他货币汇率等因素影响,但中长期升值幅度主要取决于我国汇改“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三条原则,稳步小幅升值是普遍预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2007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小幅升值,受“主动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三条原则影响下,2007年升值幅度将与2006年相当,但升值幅度可能逐渐放大,这有利于汇率市场化。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心:2007年人民币将继续保持升值态势,并且人民币升值速度可能加快。预计200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升值4.5%左右,这样,到2007年年底,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有可能达到7.46:1左右。原因有三:第一,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将继续扩大,外汇储备仍会保持较快增长;第二,由于美元在外汇市场上大幅贬值,目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幅度小于美元对主要货币欧元、英镑的贬值幅度,人民币升值潜力依然较大;第三,美国民主党在国会中期选举获胜,减少中美贸易赤字将是民主党对华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民主党有可能对我施加更大压力,促使人民币加速升值。
八、房价:继续上涨,涨幅收窄
2006年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显示,全国房价同比上涨5.4%;北京是10.3%。
对于2007年房价走势,权威机构和研究者大多认为会“继续上涨,但涨幅收窄”。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2006年全国商品房均价按销售总额除以销售总面积同比上涨约10%,比上年回落约5个百分点,但已连续三年涨幅超过10%。按同一口径我们预计2007年房价将上涨8%。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需求依然旺盛,土地价格上涨,小户型虽能降低总价但会带动单价上涨,集资房控制趋严,二手房受新征税费、再上市年限等因素影响可供量减少,价格上涨也开始加快,其相对于新建商品房的性价比吸引力减弱。均价下降主要靠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但从2006年新开工情况看,经济适用房竣工比例在2007年可能继续下降,2008年才有望回升。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2007年房价将继续保持过快增长,特别是北京、青岛等沿海大城市房价将继续保持过快增长。2007年围绕着奥运会的题材,相关房地产的炒作还将继续。
住宅投资将会继续保持20%以上的过快增长。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在高利润的引诱下,包括海外和国内游资在内的社会资金追求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的热情不减,目前与房地产投资配套的资金超额率已经上升到40%,没有减弱的迹象;二是一些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是长期性政策,短期内仍难对住宅需求和供给的高增长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如90平方米占70%的政策在操作执行上滞后或有难度,需要一个过程;三是地方政府的变相支持;四是宏观调控对非房地产投资越有效,新增资金便会更多地流入房地产市场;五是目前人们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普遍较强,会继续刺激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预计2007年房价还会上涨,但涨幅会平稳回落,大体与2006年相当。北京等特大城市的房价涨幅回落将更为明显。
原因有五:一是住房消费需求旺盛;二是尽管供给短期内增长很快,但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未来增长潜力不是很大;三是目前出台的一些控制买方需求的措施,增加了二手房交易成本,某种程度上抬升了二手房价格;四是征收房地产持有环节税目前操作难度仍较大;五是尽管目前较为红火的股市会分流部分房市资金,但出于股市平稳发展的考虑,政府很可能会对2007年股市降温,房地产投资不会受到太多制约。
九、股市:涨中走稳注意风险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入,2006年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转折年,原本扭曲的市场定价机制得以矫正,市场终于走出了长达5年之久的泥潭。A股IPO重新启动后,以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企蓝筹股加速回归,提振了A股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
对于2007年股市的预测,机构和研究者认为大抵是“涨中走稳”态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对股市后市的判断,是我们在内部讨论中争议最大的部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宏观层面和目前市场人气看,2007年A股市场继续走牛的可能性极大,上证指数突破3000大关几无疑问。我们预计,上证指数将在2007年春季攀升至3000点以上,而且上半年不排除冲高3500点的可能,若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认为下半年将呈跌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2007年股市会在今年大涨的基础上逐渐走稳。原因有六:一是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长期桎梏我国股市发展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股市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二是此前五年的市场调整,已使市盈率降到合理水平,挤出了大部分股市泡沫;三是监管水平逐步提高,股市日益规范;四是过剩的流动性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入市资金,入市渠道也在拓宽;五是大盘绩优股对股市带来健康影响;六是散户及机构投资者在市场的历炼中日益成熟。
基于此,中国股市某种程度上已步入转折点,但要密切关注金融与房市的变化,以避免泡沫经济之虞。
国际知名投行:虽然2006年中国股市的涨幅超过100%,但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的分析师仍然认为,中国A股市场2007年的涨幅将超过亚洲地区其他所有股市;总部位于香港的东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庞宝林也乐观地预计,A股指数2007年有望再涨50%左右,高居亚洲榜首。
十、国际油价:继续下跌,高位波动
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飚升,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价格8月上旬一度创下每桶78.64美元的历史纪录,年均价格也达到史无前例的66.25美元。如此高价缺乏供需基本面支持,其与中东局势、国际对冲基金炒作及美国战略考虑密切相关。
对于2007年国际油价,分析预测基本持下跌和高位波动两种意见。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我们预计2007年国际原油期货年平均价格会跌到每桶50美元左右。目前看来,伊核问题尚不足以导致美国对伊朗动武,伊拉克方面,美国虽然失控,但至少对伊拉克石油稳定出口还能保证,中东不确定因素虽然没有消除,但除非大幅恶化,按近十几年油价随全球经济增长波动而波动(而非经济随油价波动而反向波动),既然普遍预计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石油价格也应下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2007年国际油价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其高位波动的可能性比较大,波动幅度大概在每桶50-70美元之间。
目前的国际油价与真实的需求与生产关系不大,而主要与对冲基金的炒作及美国的战略考虑有关。(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源:瞭望新闻周刊转自中新网(第3页,共3页)页码: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