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
●陈云裳 |
蜚声申城 众星青睐
孙孟英回忆,当年王开照相馆蜚声上海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各界社会名流、高官巨贾、影视明星纷纷垂青于此。“当时,我们这里有这样一个规矩:凡是上镜漂亮的,‘王开’就送你一套照片,但要同时把样照挂在我们橱窗。”当时电影界的众多导演也通过这些橱窗照片寻找合适演员,“很多导演会主动跟我们联系,希望请照片中的人去拍戏。这样的机遇自然吸引了一大批人。很多漂亮的小姐因为虚荣心就算自己出钱也愿意把照片放出来,而文艺界的明星也希望提高知名度。
着色照片 真实再现
在保存完好的老艺术照中,记者发现不仅有阮玲玉、胡蝶、周璇成名后的私家照,甚至还有她们少女时代的照片。特别是一幅周璇的半身侧面照,虽然只有17岁,但已经出落得清秀靓丽,明星气质显现无疑。这些照片大多以黑白照为主,也有不少“彩色照片”。孙孟英解释说,这些“彩照”都是工作人员后期着色的,“这样的技术相当费时间,现在快要失传了。”而从效果来看,这批照片颜色自然和谐,和现在彩色照片相差不大,并没有着色照片夸张虚假的弊病。照片绝大部分是在摄影棚拍摄的艺术照,也有一部分由影楼工作人员外拍的生活照。
几经动乱久藏库中
“虽然这箱照片保存下来,但还有很多已经再也找不到了。”孙孟英带着些许遗憾表示,文化大革命时期,王开照相馆整箱整箱的照片被人抄查走,“当时结婚照也好,艺术照也罢,只要是涂脂抹粉的,全部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绝大部分照片被销毁,蒋介石、宋美龄、电影明星……名人的照片多得不得了。”“文革”以后,一部分照片退还给了王开照相馆,但因当时存在“极左思想”,不敢示众,一直雪藏档案室中。“日子久了,人员几经调动、退休,大部分人已经不知道这个破箱子里究竟是什么。如果不是这次水灾,真不知要几时才能发现这些宝贝。”对这些价值不菲的老照片如何收藏,如何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价值,孙孟英表示,他们准备办一次相关的展览、编一本书,让更多的人在照片中回味历史。
本报记者周铭实习生王恺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责任编辑: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