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成都寒风骤起,吹落了枝桠上最后的一片树叶。记者当天获悉,当代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开创者隗瀛涛教授14日晚已经驾鹤西去,享年77岁。消息一出,国内史学界一片震惊。四川大学上百学子纷纷前往吊唁,校内充满悲痛之情。
| |
A
吊唁隗老
川大校园陷入悲痛
14日21点15分,一位77岁的慈祥老者悄然合上了双眼。据老人的孙儿隗送爽称,老人的肝脏一直不好,去年8月8日,老人被确诊为肝癌。经过近五个月的治疗,终因肝癌晚期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享年77岁。
作为中国史学界的泰斗,中国第一个地方史博士点的开创者,隗瀛涛老人的离去,震惊了全国史学界。中国史学会、国家清史编撰委员会、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及史学研究机构纷纷发唁函,称老人仙逝是我国史学界的重大损失;四川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地方史研究会等方面的史学研究专家发唁电称,西南史学界又失去了一位勇于探索的史学领军人物……
昨日下午,记者前往位于四川大学的隗瀛涛老人的灵堂拜祭。在通往隗教授家的小路,各式各样的花圈、花篮安静地端放在路的两旁,在寒风中显得格外严肃。上百名身裹棉衣,或白发、或黑发的人们将小路挤得水泄不通,他们有的痛哭流涕,有的默不作声,人群的尽头是一个简单的灵堂,一代史学大师隗瀛涛在照片里安详地看着他的亲人、学生、朋友。在隗老面容和蔼、笑容可掬的画像旁,悬挂了一副“瀛海是泪泰斗藏形哀悼者哭退,涛澜失波巨擘隐退招魂今归来”的挽联,不少隗老的弟子在默默地忙碌着接待吊唁者。
B
隗老一生
曾任四川大学副校长
隗瀛涛是重庆市开县人,1953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他从小聪颖过人,才思敏捷,又满怀爱国热情。1950年,20岁的隗瀛涛就正式参加了革命工作。由于工作表现
突出,又喜欢钻研学问,1953年经组织推
荐,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从此开始了他的史学道路。1957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历史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
历史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咨
询委员会委员。1984年至1988年任四川大学副校长,1983年至2005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长,1985年创办《文史杂志》并长期担任编委会主任及主编,他还是四
川省政协第四、五、六、七届常委。
隗瀛涛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辛亥革命与保路运动史研究领域成果丰硕,多有创新,连续主持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九五重点课题,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的专著和论文,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隗瀛涛还在四川大学开创了国内第一个中国地方史博士点。
退休以后,隗瀛涛仍然十分关心史学研究。2005年,国家大型文化工程《清史》编纂委员会决定设立《城市志》项目后,隗瀛涛不辞辛劳,毅然决定担任项目负责人,
承担起《城市志》的编纂领导工作。
C
追忆隗老
爱妻:下辈子我还要照顾他
他
爱妻说
最喜欢吃我做的饭
“他最喜欢吃我做的饭,住院了,还要跑回家来吃饭。”隗老的夫人陈可清今年79岁,和隗老相识、相知、相扶整整60载。隗老走了,隗夫人悲痛欲绝,一整天都在屋里呆着,就好像在屋里还能找到隗老的影子。
昨晚,记者在隗教授的书房见到了这位面容极尽憔悴的老人,她拿着隗老的照片,一动不动、仔细地看着。
“每天这个时候,他都喜欢在这里看书,而现在……”隗夫人哽咽地说道,“我比他大两岁,60年了,都是我一直照顾他,他喜欢吃我做的饭,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照顾他。”
据悉,隗瀛涛教授的遗体将于明日早上9点半在成都东郊火葬场举行最后的告别仪式。
他
儿子说
节俭而严肃的父亲
隗老有一儿一女,隗晓苏是隗老的儿子,说起父亲,隗晓苏说父亲操劳一辈子,见谁有困难都要帮一把,可就是自己家的事从来不帮忙。
“我爸当校长的时候,姐姐还是下岗工人,本想能沾点儿光,让父亲给姐姐在川大安排个工作。可父亲说官是国家给的,家里人的困难还是要自己解决。”
隗晓苏说父亲一生节俭,大部分工资都用于历史书籍和研究资料的购买。“去年年底我们才搬进新房,我们还帮父亲做了新书架,可父亲才住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
隗晓苏摸着父亲的书,仿佛父亲就在身边,“父亲走的时候说了,要把自己所有的书都捐给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这是他这一生最看重的宝贝。”
他
孙子说
会讲故事的爷爷
在隗老的灵堂,一个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一直在忙里忙外,时不时地总要去抚摩一下隗教授的遗像,两眼红红的。
他是隗老的孙子隗送爽,“我是在爷爷的故事里长大的”,隗送爽说自己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听爷爷讲故事,“爷爷是我们小区里的‘故事大王’,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还要排队呢!”送爽看着爷爷的灵堂,眼泪刷地就掉了下来。
送爽说爷爷还是他最崇敬的人,因为爷爷坚强。“爷爷病的这半年,一打完针,还要从医院偷跑回来做学问。为了不影响脑部功能,爷爷在治疗期间拒绝打吗啡等止痛药物,但癌症引起的剧烈疼痛,爷爷从来没喊过痛。”隗送爽说着说着就哽咽了。
他
学生说
治学严谨的良师
“我和老师在一起28年了,他对我们来说,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昨日下午,隗老的学生、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提起恩师,眼泪就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
他说从1979年进校,就师从隗老,“老师平常没什么爱好,就喜欢喝两口。中午喝一点儿,晚上还要来两口。老师常说小酒一喝,灵感就来了。”何所长说当时学生伙食不好,隗老师就经常喊学生到他家里吃饭,“我们还经常和老师一起喝酒,师生之间什么话都聊。”说到这里,何所长已是满眼泪花,“但老师做学问则以认真著称,一部《近代重庆城市史》就写了4年,四年间去了几十回重庆,为了一个数据在重庆的高温下常常满大街跑得汗流浃背。”何所长说,老师不在了,但老师的治学精神将永远流传。虽然隗老早已桃李满天下,却常常自谦还是学童。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学副教授曹成建是隗老带的最后一批博士,他站在隗老的遗像前,久久不愿意离去。
“老师给我的教诲一生都受用不尽,”曹成建含着泪说:“老师带我的时候都70岁了,但三年一节课都没落下过。他总能将看似枯燥的历史讲得引人入胜……记得当时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做学问常常会很浮躁。老师当即对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做学问就要甘愿坐冷板凳,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就不用来了。”
本报记者郑钰飞摄影刘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