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艘装载1600吨小麦的货船从莱州海庙港起锚驶往深圳
环渤海粮食物流项目投入运营
本报莱州1月16日讯(通讯员 姜旭东 侯旭明记者勇军)今日,一艘装载1600吨小麦的货船在莱州海庙港起锚驶往深圳,这标志着山东省“十一五”粮食物流总体规划的首推实施项目——山东省环渤海莱州区域粮食物流建设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建成投入运营。
| |
莱州海庙港粮食物流中转配套设施项目,是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2015年全国粮食现代物流专项规划》,经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正式批复开工建设的,也是山东省环渤海莱州区域粮食物流项目的一期工程,项目总投资5249.18万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336万元,主要在中海港务海庙港区原有粮食中转设施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扩建后的散粮疏运能力将由14万吨提高到40万吨,粮食装卸输送设计规模为每小时100吨,既可与隔渤海海峡相望的大连北良港对接,接卸东北玉米、大豆,又可面向南方大型粮食中转码头,满足南方区域型消费需要。
据悉,山东省环渤海莱州区域粮食物流建设系统,是黄淮海小麦重要的输出通道之一,覆盖范围包括烟台、青岛、潍坊、淄博、滨州、东营6市的17个县(市区)。莱州作为小麦的主产区和主销区,拥有成熟的粮食物流业基础。为增加粮食物流量,节约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近海靠港优势,莱州在全省开创了“四散运输”的先河——在海庙港建设了10座总容量1.2万吨的粮食立筒转运库,在全市19个收储站配套了散装车辆和设备,实现了“散装、散卸、散运、散存”,大大降低了粮食流通成本。两年来,莱州共向国内各大中城市销售优质小麦30多万吨,节省开支近1000万元。
莱州市海庙港粮食物流中转配套设施项目工程的开工,标志着环渤海莱州区域粮食物流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这个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