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环保厅局长会议今天(1月16日)在京召开,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周生贤指出,2006年,全国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历史性转变迈出坚实步伐。在新的一年里,环保系统要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全面落实新时期环保工作部署,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 |
周生贤从十个方面回顾总结了去年的工作。他指出,2006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国环保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呈现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认真落实、社会广泛参与、成效初步显现的喜人局面,环保事业焕发出空前的生机与活力。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明确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讨论了新时期环保工作的思路,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召开了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温家宝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国内外庄严宣告,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这是方向性、战略性、历史性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环保工作进入了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主要目标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任务是推进历史性转变,总体思路是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主要措施是抓落实、抓实干、抓细节、抓基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部署给予了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召开了环境保护大会,省委书记、省长发表重要讲话,26个省(区、市)出台了贯彻落实《决定》的文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影响之广、措施之强前所未有。“不要污染的GDP”正在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一批长期困扰环保工作的体制、机制、法制、投入等问题得到了解决。同志们普遍反映,各级党委、政府对环保工作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关心,环保工作者的腰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硬朗,环境保护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之一。
二是层层分解减排指标,责任构架初步形成。2006年,环保总局受国务院委托,与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华能等6家电力集团公司签订了减排目标责任书,出台了水污染物和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各地层层分解减排指标,目前各省(区、市)已将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地市和重点排污企业。
2006年,全国建成电厂脱硫能力7000多万千瓦,超过了前10年电厂脱硫能力建设4600万千瓦的总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去年,在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万亿元、增长10.5%的情况下,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分别同比增长1.9%和2.4%,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1.8个百分点,为今年和今后的减排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污染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开始发挥导向作用。
三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去年,国务院批准召开了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了“气五条”、“水六条”。环保总局集中力量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全国共检查水源地7600多个,取缔和搬迁危及水源安全的污染源1400多个,解决了一批长期危害群众饮水安全的突出问题。重点流域区域城市海域污染防治继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准实施,防治工作正稳步展开;三峡库区库底清理工作圆满完成;农村污染防治全面展开,“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北京市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超过了全年65%的预定目标,向“绿色奥运”又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四是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了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2006年,环保总局向社会作出了加强环评工作的七项承诺,引起了强烈反响;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部门规章;对新开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对136个未经验收擅自投产的项目进行了严肃处理。严格审批各类建设项目,对163件报告书做出暂缓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是2005年的3.6倍。内蒙古、上海等首批11个规划环评试点全面启动。一年来,环境准入作为改善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是加强环境执法监督,查处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环境法制取得积极进展。与监察部联合发布了《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配合高法和高检出台了环境犯罪的司法解释,为打击环境犯罪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总局会同国务院六部委,组织开展了环保专项行动,全国共立案2.8万件,对5000多起各类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实行了挂牌督办;检查工业园区1900多个、园区企业近3万家,查处违法企业4000多家。通过“回头看”,检查了7500多个化工石化建设项目,对近3800家企业提出了整改要求,督促企业投资140多亿元,改善设施和条件,降低环境风险。通过采取这些行动,有效遏制了污染反弹和生态破坏,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加速了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是妥善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去年是污染事故高发的一年。全国环保系统、各条战线的科技精英经过长达半年之久的艰苦奋战,取得了松花江水污染防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牛河水污染事件、湖南岳阳新墙河砷污染事件、甘肃徽县铅中毒事件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发环境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置。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了各级政府的支持,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环保队伍也得到了锻炼和考验。
七是共同推进环保事业,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正在形成。一年来,环保总局配合组织部门,将环境保护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了环保与政绩的挂钩。与统计部门联合,开展绿色GDP核算,首次公布了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配合发展改革等部门,出台了加快推进铁合金、煤炭、铝工业、水泥、电力、电石、纺织、钢铁等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努力缓解结构性污染的压力。与财政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首次启动了政府绿色采购。联合六部门,召开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五十周年纪念大会,营造了和谐推进自然保护区工作的氛围。召开了全国环保科技大会,成立了“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和“环保总局科技委员会”。各方面齐心协力推进环保工作的格局初步形成。
八是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环保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211环境保护科目”首次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科目收支体系,环保财政投入第一次实现了“有渠有水”。一年来,中央、地方用于环保能力建设资金35.36亿元,较2005年增加56%,中央财政共安排8.86亿元,支持地方能力建设7.6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81%。各级环保部门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环境监测预警和执法监督“两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全国重点流域已建成200多套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地级以上城市已建成900多套空气自动监测系统。
环境保护基础保障能力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把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作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一,总局作为牵头单位,正在组织全国环境科技力量,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已经启动。
九是整顿机关思想作风,“五大建设”初见成效。以解决与历史性转变不适应和先进性教育整改不到位为重点,总局开展了以思想、组织、作风、业务和制度“五大建设”为主题的机关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深化了干部职工对历史性转变的认识,增强了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理顺了机构职能,制定和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党组作出加强自身建设的决定;提炼出“忠于职守、造福人民,科学严谨、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中国环保精神。经过思想作风整顿,总局机关工作作风明显改善,环保系统的亲和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十是深化国际合作,外事外经工作进一步加强。多边、双边环境合作得到加强;同时,积极向国际社会大力宣传历史性转变,展示了新时期中国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坚定信心,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周生贤指出,历史性转变是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是环境保护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环保事业成败的关键。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认识上有了新飞跃,在实践中有了新突破,在推进历史性转变方面有了一些体会:推进历史性转变,必须坚持从国家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必须坚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必须坚持从再生产全过程加强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高度驾驭环境保护,必须坚持“五大建设”,弘扬中国环保精神。
周生贤指出,2007年,全国环保系统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务院《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精神,按照“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部署,着力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深入开展“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活动,切实加强环保系统“五大建设”,将中央关于环保工作的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一要千方百计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今年,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坚决按照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下最大的决心,用最大的气力,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潜力,全力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今年上半年,要严格按照分配指导意见的要求,将主要污染物削减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和排污单位;要逐步形成科学的环境统计体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增强时效性;建立排污总量控制台账,及时掌握老污染削减和新污染增加动态变化情况,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奠定基础。
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今年,环保总局将占全国主要污染物工业排放负荷65%的污染源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确定为国控重点污染源,并将向社会公布名单。所有新建燃煤电厂在建设配套脱硫设施的同时,必须同步安装烟气排放在线监测装置,所有国控重点污染源必须在2008年底前安装自动监测设备,未安装前由监测总站组织各地开展监督性监测。要深入研究污染源监测与环境质量监测的关系,以环境质量监测校验污染减排的成效,以建立减排监测体系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要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完成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尽快出台《“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办法》;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问责制度,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从今年开始,每半年公布一次全国和各省(区、市)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要切实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今年,各级环保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水六条”和“气五条”,集中精力,重拳出击,力争在解决群众饮水安全受到威胁、环境风险居高不下、一些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严重等问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要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今年,各级环保部门要完成本行政区内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在上半年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工作;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行为死灰复燃;对2000年以后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的直接排污口,要坚决予以取缔。
要以解决当前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环境违法案件为重点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在集中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违法排污行为的同时,着力解决大江大河沿岸威胁饮用水安全的石化企业污染隐患,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环境违法问题,以及涉铅、造纸等重污染行业违法排污问题。要全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全面清理地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土政策”,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强烈、久拖不决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案、要案。
三要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问题。今年要加大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生态脆弱区的保护力度,尽快报批第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区执法检查与评估,继续开展生物物种资源调查,加强外来有害入侵物种监测与监督管理,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加大矿山资源开发对生态破坏的监管力度,开展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遏制人为生态破坏。
今年是全面实施土壤污染调查的关键一年,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配套资金、有效整合资源,确保完成土壤样品采集、分析测试、质量评价等工作,开展不同类型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系。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四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在新的一年里,各级环保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兑现“七项承诺”,切实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坚持“以新带老”,新增污染物排放量决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采取“区域限批”措施,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对纺织、汽车、电力、煤炭、钢铁、水泥、焦炭、铁合金、电解铝、电石等国家宏观调控的十大行业,要实行部门联动,协同把好准入关。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要完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环评与验收联动管理机制、环保部门上下级联动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开展全国环评执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全面清理整顿新开工项目,切实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深入开展规划环评试点,从决策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切实强化环评资质管理,对弄虚作假的环评单位,要坚决吊销资质。
五要着力实施环境保护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全国污染源普查、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水专项,关系到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是我国环境保护史无前例的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宏大工程,一定要认真筹划,周密部署,切实抓紧抓好。
要加强环境立法工作。配合做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大气污染防治法(修正案)》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制定工作,尽快推动出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加快制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认真组织《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论证工作,力争突破环境执法的“老大难”问题。
要围绕工作重点,积极配合宣传部门,组织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历史性转变,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历史性转变的要求上来,把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到推进历史性转变的实践中来。要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参与。深入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利用国际舞台宣传历史性转变。
六要深入开展“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活动。针对地方环保工作和总局工作存在的问题,总局党组决定今年开展“加强地方环保工作年”活动,让基层环保部门有能力、有精力、有动力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
上下联动抓落实。总局各部门各单位出台政策、部署工作,必须认真调研、科学论证,充分听取地方环保部门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意见,想方设法减轻基层环保部门的负担。省级环保部门要将中央环保工作的部署转化为符合当地实际、便于当地操作的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当地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市县两级环保部门要认真钻研业务,充分运用环保法律法规,加强执法监督,把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环保总局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环保部门要充分利用双重领导体制和影响力,为基层环保部门严格执法撑腰。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总局将组织开展全国市县级环保部门能力调查,摸清底数,向国务院报告,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协调发改委、财政部,尽快批复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规划。今年,要争取中央财政更多的支持,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地市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
坚决改变“文山会海”的状况。环保总局将带头加快转变职能,深化环保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环保总局下发布置工作和任务的各类文件,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削减1/3;总局计划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比去年减少60%,其中40%将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各类文件和会议不仅要压缩数量,而且要提高质量,提倡“发短文”、“开短会”。
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要按照监察部等九部门《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对环保系统各类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要严格控制各类检查、论坛、展销、培训等活动。对经充分论证确需保留的项目,在创建活动中,必须以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大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真正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决不能搞花拳绣腿、做表面文章。
七要深入开展“五大建设”。机关建设,事关环境保护事业的长远发展,事关全体环保人的前途命运,事关各级环保部门的行政能力,必须长抓不懈。
要加强思想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性转变的学习和思考,深刻理解历史性转变提出的背景和内涵,明确推进历史性转变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找到本部门、本地区推进历史性转变的切入点、着力点。
要加强组织建设。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和团结,加强信任和谅解,加强民主和集中,加强纪律和监督,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六有”局面。
要加强作风建设。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努力实现干部作风的进一步改变。
要加强业务建设。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经济、社会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经济形势的了解和把握,努力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统筹考虑,乘势解决。
要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对已有的制度,要完善充实,使之更加趋于科学严密;对已经过时的制度,要认真清理修改,做到与时俱进;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制度措施,使之少留“空白”;对改进作风中创造出的好经验、好做法,要用制度固定下来。
今年,要以作风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五大建设”。要大力弘扬中国环保精神,巩固先进性教育和机关思想作风整顿成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环保队伍,全面提升机关干部职工推进历史性转变的能力和水平。
周生贤特别强调,“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核电大发展的时期,要进一步加强核电站的日常审评和监督工作,加大跟踪管理力度,确保在建核电站的建造质量和在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要切实提高对放射源的监管能力,完善监管制度。
周生贤最后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图强,努力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七大献礼。
会议由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主持,纪检组长祝光耀,副局长张力军、吴晓青、周建和李干杰,以及王玉庆、王心芳和汪纪戎等总局老领导出席了会议。(记者 陈廷榔 徐琦 刘晶)来源:中国环境报
(责任编辑: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