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评·综述

网友:周光召何祚庥谈反伪科学

  特向读者推荐两篇关于认识论的文章,一篇是周光召先生发表在1999年瞭望杂志第44期的文章“科学技术和建设精神文明”,一篇是何祚庥先生为庆祝李政道教授八十寿辰而作的文章“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

这两篇文章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模式,分别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为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科学创新是如何实现的。这对于我们辨别科学的真伪性具有极大的帮助。

  很多人在听到一些神奇的说法后,往往天真地认为要允许别人对现有理论怀疑批判,要允许那些离经叛道的东西存在,不要犯当年罗马教廷迫害哥白尼的错误等等。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之点,那就是科学构成整体,中间的每个部件都经过了科学家认真检验认证,各个部件之间互相逻辑关联,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都会牵连其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你有了一个创新,你就应该将你的新观点新定律与现有的科学整体比较,看看有没有矛盾的地方,如果有矛盾,那就要问问是你错了还是前辈科学家错了?正如周光召先生指出的那样:创新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一切为科学方法所证明的客观规律和正确理论,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必要组成部分。这里有两个经典的创新例子在这两篇文章中分别提到了。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一个是李政道杨振宁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

  周光召指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拓广了牛顿力学,使其适用于更大的范围。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但当运动速度变小时,相对论就自动趋于牛顿力学。可以说相对论的内容包括了牛顿力学。科学认为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因而是可以突破的,新的发现将拓广原有的真理,使之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和更少的条件限制。这是创新的一种模式,也即新的理论包含了旧的理论,旧的理论是新的理论框架内的一种近似。

  李政道杨振宁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是创新的另一种模式。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完全否定了科学界长期认定的宇称守恒。但是,这种否定不是简单的不负责任的否定。何祚庥指出,“李、杨工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并不停留在抽象的怀疑或猜想上,他们把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想和实验的事实联系起来。他们仔细地检查了所有有关这种问题的实验事实。结果发现:1.过去对于弱相互作用所做的实验对于宇称守恒问题毫无关系;2.在强相互作用中,确实有许多实验高度精确地证实了宇称守恒,不过,他们的实验精确度还没有精确到足以显示出在弱相互作用中是否宇称守恒的证据。”“李和杨他们又进一步设计了种种的实验,来设法检证他们的假设是否正确。著名科学家吴健雄所从事的证明宇称不守恒的确证实验就是李、杨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之一。”也就是说,李和杨在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假设之后,没有停留在假设阶段,他们首先检查以前所有有关实验,发现没有一个实验证明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守恒的,然后他们又设计了实验,确认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不守恒的。判断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科学实践。

  现在,经常有人鼓吹,并片面强调,科学的精神就是要大胆怀疑,要允许对现有的理论批判,要随时准备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观点。但是他们根本不准备接受实践的检验,根本不懂科学的创新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这些人打着支持创新的旗帜,行宣传伪科学,为伪科学鸣冤叫屈之实。为了和那些宣扬伪科学并公然鼓吹要取消“伪科学”提法的人进行不懈的争斗,学习这两篇文章的确有重要和现实意义。周光召:科学技术与建设精神文明

  作者:中国科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文出处:《瞭望》1999年第44期

  科学技术不仅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科学态度与方法要求什么

  科学态度的基本要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和一切弄虚作假、假冒伪劣、欺上瞒下的作风是针锋相对的。科学态度是当前中国社会所特别需要的。

  科学方法要求唯实、求真。要做到唯实,就必须能够做到去伪存真,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存在有意的作伪,如制造假相、散布虚假信息等。再一个原因是不掌握唯物论的认识论,不掌握科学方法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人云亦云,有先入为主的偏见,轻易相信未经严格证明的表演等。

  由于人在进行图像识别时受到已存储在头脑中的形象和想象的影响,识别的速度也有限,并不总是能根据所见就作出正确的判断。耳听为虚,眼见也未必为实。许多现象内在的原因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自然科学工作者通过精确的仪器,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可重复和可比的实验,同时对比、分析和综合其他相关实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形成假说和定律,利用数字方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预测、模拟和误差分析,再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通过科学方法确立并能为其他科学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的新发现,一般能较快地被科学界承认为客观的真理。

  科学精神七个要点

  科学精神就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它的要点可以概括如下:

  (1)科学认为世界是不依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客观存在,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

  (2)科学认为世界的发展、变化是无穷尽的,因此认识的任务也是无穷尽的。不断求知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3)科学要追求真理,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做全体。不轻易相信未在严密科学方法下经过反复实验证明和严格科学推理的所谓的新发现。科学的怀疑精神也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4)科学认为具体的真理都是相对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因而是可以突破的,新的发现将拓广原有的真理,使之适用于更大的范围和更少的条件限制,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对论和量子论都拓广了牛顿力学,并适用于更大的范围。

  (5)科学又认为,相对真理是不断逼近绝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在每一具体真理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之内,它是不能违反的。新发现的真理必须包含原有真理的内容。例如,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但当运动速度变小时,相对论就自动趋于牛顿力学。可以说相对论的内容包括了牛顿力学。创新应当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一切为科学方法所证明的客观规律和正确理论,是科学创新精神的必要组成部分。

  (6)科学已成为社会主要实践活动之一,是社会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因此团队精神、民主作风、百家争鸣等都是科学精神的组成部分。

  (7)科学不仅要认识世界客观规律,创造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而且要参与社会的变革,促进社会的进步。要从理性的认识发展到变革的实践,这也是科学精神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由于汉语使用中将词语缩略的习惯,现在人们将“科学技术”往往简化为“科技”一词,而不注意科学与技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必要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概念加以定义,以求得正确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创造的,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物质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

  科学理论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要逻辑严谨,没有矛盾,能够指导实践。它由已知的观测和实验事实总结而来,又必须具有预测的能力,能够在其适用的范围内预测可能发生的新现象,并通过科学实验验证其预测。预测与验证是确立一个新理论和其适用范围时必须采用的方法。

  科学还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处世的科学精神。因此,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是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美学等同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通过总结实践的经验而得到,在生产过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知识。

  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人类对技术,也就是“怎么做?”不断积累了经验。几千年前,在农业、医疗、建筑、陶瓷、金属冶炼等方面就已经发展了高度的技能。

  技术直接指导生产、服务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力,也是一种商品。简言之,一切能够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获得市场承认,推动市场发展的知识都可以称为技术。

  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推动科学,二者相互促进,密切相关。

  ——工程,是人类有组织地综合运用多门科学技术进行的大规模改造世界的活动,它除了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成本和质量,做到经济、实用、美观,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以避免污染。它的成功有赖于多种科学技术的综合集成和科学的管理。

  普及科学破除迷信

  迷信活动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它始于人们对尚未认识的自然力量的恐惧,以后又为社会的动荡和快速变革而感到不安,于是就以迷信活动来祈求好运,免除灾难。

  辛亥革命后,社会上宣扬鬼神的迷信盛极一时,上海有灵学会,出版《灵学丛志》,北京有悟善社,出版《灵学要志》。当时,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迎神、说鬼,无奇不有,横行国中。在李大钊、陈独秀的领导下,《新青年》杂志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对迷信活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击,迎来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在社会变革的时期,人们不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不能掌握自身的命运,或发横财,或遭破产,都有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少精神支柱时,人们感于今生,期于来世,以宗教信仰或迷信活动来寻求心理安慰。时下迷信的泛滥与辛亥革命后出现的情形何其相似,都有一定的社会根源。

  伪科学是有人利用广大群众缺乏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训练和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无知,打着科学的旗帜来宣扬迷信思想。它常常带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在国人中破除迷信,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用迷信活动进行诈骗者要给以法律制裁和舆论谴责;要大力普及教育和科学知识,进行多方面工作的配合。这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普及教育和普及科技知识是根本的措施,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何祚庥

  很高兴我们在今天庆祝李政道教授的八十寿辰。

  我和李教授算是同时代的人,又在物理学的一个领域内是同行,有幸在年青时代起就不断追随李政道先生在各个时期,所做的各项开拓性的工作。特别在粒子物理的领域内,政道教授绝对是“各领风骚”的先驱者,尤其是他和杨振宁教授合作研究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发现。

  1956年国庆前夕,张文裕教授、王承书教授、郭永怀教授、李佩教授乘海船由香港归来。我奉命到深圳的罗湖桥头欢迎他们四位回国服务。由于我的兴趣在粒子物理,而张文裕先生、王承书先生和李政道、杨振宁都是往来十分密切的朋友,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向我介绍了李政道和杨振宁所做的经典工作。而且,他们给了我一份由他们两位带回来的预印本,“关于弱相互作用里的宇称是否守恒的问题”。

  宇称,涉及左和右相对称的概念,一个物理体系处在左和右相对称的始态,发展或演化以后,竟然会出现左和右不相对称的末态,这太神奇了!虽然我们震惊于李政道、杨振宁的论文的奇思妙想,但是,实验“必定”表明宇称“一定”守恒!

  1956年底和1957年1月,消息传来,吴健雄教授有关钴60极化核的β衰变的实验,竟然观察到末态电子分布的左右不对称!接下来,伽尔汶等人又观察到Π→μ→е衰变过程中的左右不对称。于是,宇称守恒的定律就此被李政道、杨振宁两位科学上的先驱者所“打破”!

  一时之间,“打破”宇称守恒定律的消息传遍世界,在许多国家里激起“李、杨效应”。一些青年学子,纷纷立志要向李政道、杨振宁学习,有的立志要向粒子物理进军,立志向科学进军,立志要“赛因顶峰会李杨”。至于我们这些略为懂得一些粒子物理的初等知识的“粉丝”(追星族),更是对李先生、杨先生所做的这一经典工作,崇敬之至!

  那时的新中国是和国际社会相隔绝的。美国的《物理评论》杂志要经过曲折的渠道,才能寄到新中国。虽然宇称守恒定律被“打破”的新闻,在媒体上广泛传播,但是,当时在国内能拿到的唯一的正式文本,就是由张文裕、王承书教授转交给我的“关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否守恒问题”的预印本。

  由于这一问题太重要了!于是,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注:后来改为原子能研究所)的粒子理论工作者纷纷钻研起这一“唯一”的预印本,最后由朱洪元先生在全所的讨论会上,向全体研究人员介绍这一创造性的新理论。

  毫无疑义,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直接影响到整整一代粒子物理学家们的工作。例如,弱相互作用理论以及最终导致弱电统一理论的标准模型的建立,就是守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所导致的结果。

  在粒子物理的实验上,更是硕果垒垒,书不胜书。现在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研究中的中微子物理学、中微子天文学、……也是这一新理论的直接后果。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李政道先生、杨振宁先生在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时,所采用的思维模式。

  1957年,我曾在一个“弱相互作用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写了一个发言稿,《谈谈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上的一些特点》,此稿当时并未发表。直到1997年,我在整理我的文稿时,才重新发现了这一旧稿,并收入我的一本文集中,为纪念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发现(注:现在正好是50周年),现将这一文稿中的某些段落摘录如下: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事迹已经在我国报刊上多次地介绍过了。李和杨的发现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不过,我们感到,李和杨的发现除了在科学知识上提出的原理有重要的价值以外,他们在处理这一类问题所采用的方法也能对我们有不少启发。现在来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李政道和杨振宁的工作给予人们的一个突出的印象便是理论上的敢于破除成见的独创精神。要提出宇称可能在一定条件下不守恒的观念确实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宇称守恒的观念的酝酿在科学上由来已久。正式在量子力学中加以肯定也早在1927年。这个观念看来也是十分合理的,我们很难设想物理的规律在左手座标和右手座标中会有什么不同。事实上也有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宇称守恒定律的正确。在李和杨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设时,那时实验上还只有介子和介子宇称互相相反一个实验事实。在当时,实验上虽然指出介子和介子具有差不多相等的寿命、质量以及相等的电荷、自旋等性质。不过,人们尽可以设想和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只是他们具有不同的宇称而已。可是李、杨却从这样一个实验事实给予的启示出发,深入地分析了宇称是否在一切条件下都守恒的问题,从而提出了宇称可能不守恒的观念,这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著名的物理学家泡利一直被公认为物理学界优秀的批评家,很多人认为泡利所认为重要的工作大概就是很重要的工作。可是,当李、杨刚提出他们的假设时,泡利就不信这件事情是可能的。泡利在他给著名的原子核物理学家韦斯荷夫的一封私人的通讯中写道:‘我不相信上帝是一个左撇子,同时我准备用一笔很大金钱和你打赌,实验的结果将一定是电子的球形对称的分布。我看不出相互作用的强度与镜象对称性之间有任何逻辑上的联系。而且,即使在p衰变中抛弃了左右的对称性,也不见得会对K介子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后来当他得到吴健雄的实验测量到电子的不对称的分布的消息时,他又写信给韦斯荷夫说:‘真是惊人!难道这个消息是确实的吗?’直到后来,实验已经完全证实李、杨的假设的正确以后,他才又写信给韦斯荷夫说道:‘幸亏我没有和你打赌,否则我将损失一大笔我所不能负担的财富。现在我只是在信中或口头上说了一些胡话而失去了我的名誉,然而这还是我付得起的。不过,我是十分惊讶为什么上帝是一个左撇子,但是当他表现得十分‘强壮’的时候,他又是左右对称的了!’”

  非常值得重视的是李先生和杨先生介绍他们探索和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

  “杨振宁自己叙述他的工作过程时说道:‘我们并没有这种准确的预想。讲起来,我们不过是通过对于-疑难已经作过的各种不同尝试的失败而被迫走到这一点’。在物理文献上,我们可以找到李和杨对于解决-疑难的种种尝试,例如,李政道曾经提出可以转化为并放出一个光子的假说。李政道和杨振宁还曾经共同提出‘宇称双重态’的假说,其它的人也有不同的尝试。不过,所有以前的这些尝试都是在想努力保存宇称守恒定律的条件下来进行的。然而所有这些尝试都遭到了失败,这才被迫做出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下可能不守恒的假说。”

  “李、杨的工作的可贵的地方还不仅仅在于以上我们所说的他们在理论上的勇气。能够想到:-粒子在衰变时,宇称可能不守恒这一思想虽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根据以上所说的事实,也还是可能联想到或怀疑到宇称是否一定守恒问题。事实上在六次罗却斯特的会议上,就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怀疑。不过,李、杨工作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并不停留在抽象的怀疑或猜想上,他们把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想和实验的事实联系起来。他们仔细地检查了所有有关这种问题的实验事实。结果发现:1.过去对于弱相互作用所做的实验对于宇称守恒问题毫无关系;2.在强相互作用中,确实有许多实验高度精确地证实了宇称守恒,不过,他们的实验精确度还没有精确到足以显示出在弱相互作用中是否宇称守恒的证据。”

  “李政道和杨振宁对待实验事实的这种有分析有批判的态度确实给予人们鲜明的印象。在他们发表在物理评论第104卷第254页上的‘弱相互作用中的字称守恒问题’的论文中,他们逐个逐个地分析所有的实验事实,指出这些实验的精确度,也就是指出他们在多大精确度内证实了宇称守恒。而检查结果确是实验上并没有证明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于是,李和杨就在检查了所有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设。”

  “可以看出李和杨的尊重实验事实而又不迷信实验事实的态度正是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李和杨在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的假设以后,他们并没有只停留在假设的阶段。他们又进一步设计了种种的实验,来设法检证他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既然过去所有的实验都不能证明宇称是守恒或是不守恒,那末当然就需要采用新的办法来设计一些新的实验了。而这个任务是差不多由李、杨两人全部完成了的。几乎是所有可能做的实验,都由他们详加讨论。后来由著名科学家吴健雄所从事的证明宇称不守恒的确证实验就是李、杨所设计的一系列实验之一。”

  “在实验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下字称不守恒以后,李、杨又进一步讨论了其它守恒定律,如时间反演守恒,电荷共轭守恒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否正确的问题。当然,这是理论成就的进一步推广了,也是理论向前发展的必然的逻辑。不过,这里值得提出的仍然是他们所使用的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他们对各种理论因素在实验上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以及各种实验结果能在哪些范围内验证哪些理论因素的分析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我感到,李政道和杨振宁创造性的分析理论因素和实验结果的方法正是他们的工作方法上最可贵的地方。”

  但是,时代又继续前进。

  1976年,中国清除了“四人帮”。1978年,出现了有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这一讨论竟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罗瑞卿同志语)的在新时期的思想解放的旗帜!因为实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涉及到如何科学地对待毛泽东思想;涉及如何对待毛泽东在各个时期所说过的话,写过的文章,是否“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涉及如何评价毛泽东所亲自发动和亲自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涉及如何纠正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犯的理论上的、政策上的各种错误。在革命的转折时期,无疑要解放思想,要破除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所发展起来的个人迷信。但是,何谓迷信,何谓科学,何谓错误,何谓真理,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既不能以“鱼目混珠”,也不能“把小孩子和脏水一起倒掉”,有关真、伪之争,正确和错误之争的最终的判据是社会实践以及自然科学中的科学实践。1978年5月11日,在《光明日报》上刊登了由“本报特约评论员”撰写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篇著名的文章。由于“本报评论员”的文章只涉及革命路线以及社会科学有关问题,而事实上还涉及“四人帮”及其同伙,假借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来宣扬伪科学的理念,来否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在“四人帮”控制的一本《自然辩证法杂志》上,就以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为“证据”,从而说,“这一次则是以如此明确,如此彻底的形式推翻了这几条守恒定律,……直截了当地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科学史上,这还是第一次。”据此,就进一步提出,“能量守恒定律,……总有一天也会被打破”,而且还要“彻底打破”!(《论运动的守恒和不守恒》,《自然辩证法杂志》,1975年,第2期,第1页)其无视于能量守恒定律的实践基础,无视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达到何等惊人的程度!

  1978年5月13日,我在《光明日报》上又撰写一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从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说起》的文章,此文又一次回顾了李先生和杨先生在1956年所做的经典性工作: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是否表明“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标准”已经“过时”。此文再一次强调:“由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的历史,可以看出(一)宇称不守恒的问题的提出,完全是科学实验的产物,是理论和实验产生尖锐冲突的结果。用杨振宁的话来说,‘我们不过是通过-疑难的已经作过的各种不同的尝试的失败而被迫走到这一点。’(杨振宁:《物理学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和其它对称定律》,科学通报,1958年,第2期,第33页)(二)宇称守恒定律之所以能‘打破’,是由于历史上根本没有证实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的实验,只是‘先验地’断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也‘一定’守恒。所谓‘打破’,并不是真正打破了曾由实验证明为正确的定理或定律,所打破的只是一种先验的成见,是没有得到实验证明的一种成见。(三)凡是经由实验检验并证明为正确的,或在一定精确程度内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或定律,是不能打破的。如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就并没有打破,只是得到新的证实。这说明实践标准具有绝对性。(四)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是否究竟守恒,也不能先验地从理论上来确定。李和杨只是从理论上分析出存在着这种可能性。最后的判决者仍是科学实验。当时在美国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所做的低温下极化钴-60原子核的β衰变现象中的上下不对称实验,就是许多判决性实验中的第一个。”

  “宇称不守恒发现的历史,说明一切的理论、观点、学说,必须经由实践的检验而决定它的取舍。一切先验的未经实践考验的成见,必将由实践冲破其樊篱。”

  所以,由李先生、杨先生在物理学研究中所开拓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也就影响到社会科学以及中国的革命路线等领域。时光如驶,时间已经过去了50年。但是,这一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的历史及其思维模式,还将为后来者继续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例如,在最近一段时期,在中国的科学战线上,又出现了科学和伪科学之争,一些人假借自主创新的理念,实行自主创假。一些人宣称要“打破”热力学的第二定律,宣称已制作出第二类永动机,(注:其实是他们所做“实验”未对电磁波进行屏蔽,因而就出现类似矿石收音机的微弱电流);有些人宣称要“打破”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要超越狭义相对论里的光速极限。这就需要重申李先生和扬先生在“打破”宇称守恒定律时的历史经验:“所谓‘打破’,并不是真正打破了曾由实验证明为正确的定理或定律,所打破的只是一种先验的成见,是没有得到实验证明的一种成见。”;“凡是经由实验检验并证明为正确的,或在一定精确程度内证明为正确的理论或定律,是不能打破的。”;“弱相互作用过程中,宇称是否究竟守恒,也不能先验地从理论上来确定。李和杨只是从理论上分析出存在着这种可能性。最后的判决者仍是科学实验。”总之,判断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科学实践。这就是当我们回顾50年前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历史时,最为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责任编辑:黄芳)

相关新闻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