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7月2日开版以来,《电视批判》始终立足于对电视批评理论的本土化和民族化的理性思考,坚持以传播先进文化、繁荣电视创作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电视发展现状,追踪中国电视发展焦点,努力打造电视人、专家学者、观众共同探讨电视文化、电视现象的网上互动平台。
| |
据统计,从开办之日起到2005年7月2日的三年间,近四百位专家学者走进《电视批判》,进行了近二百期学术在线;“大学生谈电视”大型活动先后走进了北大、清华等七所高校;成功举办了五十期CCTV优秀栏目在线;以图文的形式成功直播了八场大型学术活动;推出电视图书174部,学者、电视人、网友文章588篇。
的确,作为央视网站的原创性品牌栏目、专家评判电视文化的新型媒介、网友评议电视节目的互动平台和电视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网络园地,《电视批判》无论在原创性、学理性、互动性和操作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成功,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但作为国家电视台网站的重要栏目,无论是对于央视电视传播问题的判断,还是对于全国电视文化现象的评价,尤其是对于国际电视事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介绍,都远未达到广大观众和网友的期待和要求,尚有许多值得认真反思的地方。
一、基本矛盾不够突出
《电视批判》既然以促进电视事业发展为己任,就应当首先抓住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尽管它曾多次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等类似题目组织专家学者或电视人同网友展开在线交流,但尚未能很好地突出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
那么,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尚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体现在电视事业上,就是我们的电视传播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电视文化需求不能满足或落后于这种需求的矛盾。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国际经济全球化影响的日益深化,全球本土化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总趋势。在这种趋势的作用下,人民群众对于电视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电视作为当今的第一大媒体,已成为当代极其重要的社会公器,担负着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职责。每一个电视工作者首先要把观众当作纳税人、当作社会公众,尊重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具体来说,就是要尊重他们对电视传媒的接近权和使用权,也就是所谓知情权和表达权。诚如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关玲所指出:
我们都知道,电视是大众传媒。所谓的大众传媒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传播普通观众所需的信息和内容,另一层就是观众直接参与,所谓的传媒只是一个为大家服务的平台,它要表达和传达观众的呼声。
然而,就央视的头号栏目《新闻联播》和各级地方电视台的同类节目来说,不仅观众的直接参与太少,而且所传播的信息大多是普通观众并不需要的内容,更难表达观众的呼声,恐怕算不上是一个真正为观众服务的平台。尽管我们的电视新闻的确有所进步,但这方面的步子迈得实在太小,未免像小脚女人走路了。比如《新闻联播》中融入“记者点评”的表达方式本来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但说教式的议论却极易令人产生逆反心理。
在这方面,《电视批判》未能大胆地展开批判,呼吁尊重观众的公民权,将电视作为社会公器。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建设。
看来,这需要央视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尝试把其第一套节目即综合频道改造为国有国营的公共电视系统,专门担负向公民发布公共生活信息并传达公众呼声的舆论场营造和舆论引导功能。各省、市、自治区的卫星电视频道和各地区的综合电视频道也应相应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以整合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电视频道。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不仅是政治生活中的公民,还是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消费者,他们的各项相关权益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