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临时政府本月9日在内阁会议上批准了《外商经营法》修订案。据当地媒体报道,泰国《外商经营法》已经沿用了数十年,限制外资在电讯、传媒和房地产等领域中的控股比例,但不少海外投资者却通过泰国人头户公司变相提高外资持股比率,同时规避该法案对外资所有权比例的限制。
2006年1月,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家族企业“秦那越集团”(Sh in Corp),将持股权出售给新加坡的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Tem a sek H o ld ings)。据泰国警方调查,秦那越集团涉嫌通过人头户公司,提高海外持股率,超过了政府对电讯和媒体领域中外资控股划定的49%的上限,从而发现了外商变相取得企业所有权的这一手段。随后警方又发现,至少有16家跨国企业利用同样手段,来提高外资持股比例。
淡马锡与秦那越集团的股权交易,似乎是导致泰国对外资立场转变的一个“分水岭”事件。泰商界曾经担心,他信的泰爱泰党与实力雄厚的外资会结成战略联盟,动摇由本地企业家控制的商业利益和资产。因此,尽管去年9月19日军事政变令海外投资者恐慌,市场分析人士也警告保护主义将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前景,但是泰商界一直支持政变和修改《外商经营法》。
泰国主要的投资银行“帕塔拉证券”(Ph a tra Secu rities)指出,泰国当局修订《外商经营法》之举,已经激怒了部分外商投资机构,同时将会对成千上万家外资企业造成不利影响。大多数将受到影响的企业,都是以泰国国内市场为竞争目标,但那些出口外向型的日资企业,由于获得泰国投资局的优惠待遇,将免受该修订案的影响。
在这项备受争议的修订案出台之前,泰国央行也曾在去年12月18日针对投资国内货币、债券和股市的外资,颁布了一系列管制措施,其中包括以下这条严格条款:凡是超过2万美元的外国货币流入,都必须将30%资金存放于央行的一个无息账户。泰国当局声称这一系列管制措施是为了遏制外汇投机活动,平抑泰铢价格。泰国财政部长比蒂耶通坚称,尽管去年12月颁布了资本管制措施,日前又修改了《外商经营法》,但临时政府很清楚外资对维持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将致力于保持经济的开放性。
据记者了解,泰铢2006年对美元汇价上涨了15%,已经严重削弱了泰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而出口在泰国GDP的比例高达60%-65%。2006年,尽管泰铢汇价一路攀升,但是泰国出口也创下了17%的年增长率,仍然超过了市场预期,使得该国GDP增长超过了5%。
目前,泰国仍然是亚洲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泰国通过经济开放政策引进了大量外资,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几乎都在泰国设有工厂。在外来投资的促进下,泰国向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正面作用。但是在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大量资本外逃并引发了经济波动,因此经济开放政策成为众矢之的。
鉴于泰国当局最近加强了资本控制和外资持股限制,一些海外投资者表示,将关闭设在泰国的工厂或公司,另寻商机。
(责任编辑:宛振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