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亚运会已落幕月余,其间发生的另类新闻——周萌萌自爆被男队友殴打事件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是年轻人之间的普通矛盾,但由于当事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采取一种错误的方式公之于众,在公众中刹那间掀起波澜。
| |
“周萌萌事件”的发生,首先挑战的是人们心目中对中国运动员的固有定位:原来运动员群体并不如想象中只知赛场上争金夺银那样单一,原来中国运动员已经开始采取如此激烈的方式表达个人意愿……
20多年前,中国选手初涉国际赛场,便以出色的战绩令世界刮目相看,但也让人心生疑问:为何中国选手不会笑?10年前,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已然显露出强者风范,赛场之外,他们的音容笑貌也日渐同国际“接轨”;而今,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上威风八面,倒是有些中国选手在赛场之外的表现开始让人感到不安。
能够在国际赛场频创佳绩,善于在国际赛场张扬个性,这都是可喜的进步。但奖牌是否代表竞技体育的全部?一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应怎样张扬个性、又该张扬什么样的个性?值得认真思量。
多年来,以举国体制为基本特征的中国体育,一直承载着为国争光的神圣使命。可以说,中国体育在铸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同时,也一直在精心培育以“祖国至上”、“顽强拼搏”、“胜不骄、败不馁”为核心内涵的中华体育精神。从容国团叫响的“人生能有几回搏”,到首都大学生受女排精神感召倡导的“从我做起、振兴中华”,从中国军团在近几届奥运会上步步走高,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办工作顺利推进,中华体育精神在数十年的风雨锤炼中日渐深邃。
“周萌萌事件”的发生,提醒中国体育界有必要更为清醒地判断形势:越是在体育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时候,越是要全方位提升中国选手的基本素质,越是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周萌萌事件”的发生,也提醒中国体育界有必要强化这样一种认识:体育从来都不应成为只见奖牌、不见精神的单纯竞技,一名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个性展示绝不能以亵渎体育精神为代价。
固然,“周萌萌事件”的发生,有其特殊性:台球选手更习惯“单打独斗”,临时应召代表国家参赛,管理上有难度。但“周萌萌事件”的发生,也绝非偶然。事实已经证明,在体育人才的培养上,锦标主义要不得,机会主义更不可取。如果缺少对运动员基本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如果奖牌和奖金成为一名运动员、一支运动队、以及相关利益群体所追求的唯一目标,随之而来的肯定会是项目发展的无序状态和运动员个人中心主义的急剧膨胀。
时至今日,中国选手在国际大赛上多拿或少拿几枚奖牌,不会对中国体育发展大局形成多大影响;而如果再出现几起中国选手的言行有悖体育精神的恶劣事件,则会对中国体育的整体形象造成致命伤害。
弘扬体育精神,是每一名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使命和职责;体育精神不容亵渎,同样需要每一名从事体育运动的人时刻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