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古专家认为:此次发掘填补了晋江流域先秦古文化的空白
早报讯(记者曹燮)为期6天的南安码头杏东村考古发掘昨天下午结束。省博物院考古所王振镛教授称,这次考古发掘是晋江流域首次对先秦古文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填补了晋江流域先秦古文化的空白。
| |
三千年前的精美陶器
从考古现场挖掘出的考古陶器,我们了解到早在3000年前,泉州原住民使用的精美陶器和墓葬文化。这些虽然没有相关文字记载,但前些天出土的陶器和陶片证明,早在我国西周时期,就已经有先人在此频繁活动。
王振镛教授称,码头杏东村考古挖掘呈现出的文化特征与漳州虎林山出土的文物同处于我国西周时期。在圈定的300平方米的考古发掘现场发掘到第三天时,考古队员在古遗址里挖掘出陶器,其中有灰色硬陶、夹沙陶和泥陶,其中还有一个相对完整的陶豆。另外,挖出3座古残墓,出土5件残损的西周陶器。那些陶器都属于陪葬品。
此次是抢救性发掘
“从已经发现的福建原住民文化遗址来看,他们选择的居住环境大多数选择沿江而居,尤其喜欢居住在江河的交汇口。这里以前是块冲积地,3000年前,有可能就是水流堆积成的河床。”王教授说,“现场挖掘出的墓葬遗址已经不完整了,因上面的土地曾经耕种过,年代久远,由于文物埋葬的位置不深,再加上长时间雨水的冲击和地质变化,墓葬遗址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由于泉三高速公路要从这里穿过,这个小山包将被推平,这次考古属于抢救性发掘。”
王教授透露,在附近永春高速公路途经处,他们还发现了与杏东村考古现场处于同一时期的另一个古文化遗址。去年,在泉三高速公路开工前,省博物院考古所对高速公路要途经的工地进行田野调查时,竟意外发现了杏东村这一古遗址。
杏东村古遗址是普通墓
“此次出土的陶器和陶片的纹理清晰,夹沙陶是先人的炊具,灰色硬陶是打水的容器,泥陶是生活容器。从出土陶片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制陶工艺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纹路很精美,陶器也很高档。”王教授说。
“从出土文物的数量和随葬品规格来看,该古遗址是普通墓,虽说与漳州虎林山的古遗址出土文物的时间相近,但墓葬档次却有一定的差距。但这次考古发掘是晋江流域首次对先秦古文化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填补了晋江流域先秦古文化的空白。”面对出土的陶片,王振镛教授这样总结。
|